儒道文化互动-EdUHK.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7 May 2016 香港教育大學 科目大綱 第一部分 課程名稱 : 中國語文教育榮譽學士 科目名稱 : 儒道文化互動 (Cultural Interaction i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科目編號 : CHI3910 負責學系 : 文學及文化學系 學分 : 3 教學課時 : 39 先修科目 : 無 授課語言 : 粵語 / 普通話 程度 : 3 第二部分 1. 概要 儒家與道家皆屬傳統中國的主流思想,他們的思想根源都深植於古典文化中。在佛 教尚未傳入中國以前,儒、道兩家思想已有多範疇及多層次的交涉,在先秦、兩漢 很多重要學者,皆受兩家思想熏陶,兩家思想也是形構上古中國文化的重心所在。 本科旨在向同學介紹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源頭、發展和特徵,尤其重視兩家思想的交 涉和對立關係的描述。 2. 預期學習成果 成果一: 說出中國儒家與道家思想的源流﹔ 成果二: 在不同範疇對比儒家與道家思想的同異﹔ 成果三: 區別代表性學者的思想淵源與取向﹔及 成果四: 闡明儒、道思想的融合與對立。 3. 內容及教與學活動 教授內容 預期學習 教與學活動 成果 (CILOs)  《易經》與儒道思想的關聯 成果一  課堂講授、研讀參考文 獻、小組討論 。  兩漢儒道交涉的典型人物,如:董 成果二  課堂講授、小組討論、 仲舒、司馬遷、揚雄等 。 成果三 個案分析 。 1 27 May 2016  陰陽五行說中的儒道分界問題 成果二  課堂講授、小組討論、 成果三 個案分析 。  三教合流與思想融合和對衡 成果二  課堂講授、研讀參考文 成果三 獻、小組討論、個案分 成果四 析 。 4. 評核 評核課業 所佔比重 預期學習 成果 (CILOs) (a) 小組報告: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