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docxVIP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 【中图分类号1G622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095-3089 (2012) 12-0292-02 高中历史新课改在“教学目标”中指出“知识与 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 标替代了过去教学大纲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 “思想教育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传统 的思想教育,更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涵再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情感 教育的终极目标。所谓情感,就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 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与内心体验, 当客观事物以一定方式影响人的时候,人就会进行认识并产 生相应的态度和体验,表现出明显的赞同或反对、愉悦与愤 怒、乐观与悲观等两极性特征,其过程就是通过内心体验来 反映客体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所谓态度就是一种相对持 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的情感倾向,它是个体在情感 体验的基础上外化出的对生活中的不同事物和问题的认识, 并可用语言表现出来的观点,因此态度的成分将明显包含着 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信念。所谓价值观就是在情感信念和情感 态度基础上形成的高级性社会情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和评 价的最高层次,是系统化、理论化、观念化的情感体系,是 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历史教育应“培养学生正 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 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 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 战。”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应是历史课程应使学生 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 格” O 历史教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真正价值在于树立信仰, 塑造精神,完善品格,可见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落实工作,成为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中的深层次内核关键环 节。 2历史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路径,充分发 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参与者和引导者。从课前准备到课堂引导、再课后拓展,要 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首先,发挥教师的特长,打动学生。 还有很多老师的语言有着独特的魅力,富有情感,很能感染 学生。记得,育才中学的刘元强老师在讲《洋务运动》一课 的时候,扎实的文学功底配合富有磁性的男中音,诗一般的 语言让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音色的清晰,语调的抑扬顿挫, 学生随着教师语态变化或欢快,或悲壮,或高亢,或低沉, 陶醉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教师的语言美,使师生间 产生共鸣,在愉悦中接受知识。大家被李鸿章的卖国求荣恨 的咬牙切齿,又为邓世昌的爱国情怀激动的热血沸腾。当时 课堂上静静的,当老师上完新课之后,立刻爆发出一阵阵掌 声,显然学生是深受感动了,同时也升华了这一节课。其次, 选取能够让学生动情并为主题服务的感性材料。历史,源远 流长、博大精深,教材中的历史知识也显得纷繁芜杂,大至 古今中外国家兴衰、小至个人成败的经验教训,蕴涵着许多 可挖掘的元素。如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之情; 岳飞精忠报国的壮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的气节;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 为推翻封建专制、反抗外来侵略、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一代 又一代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品格;华盛顿提剑三尺,开疆 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 天下为公的表率作用;居 里夫妇废寝忘食、潜心钻研的治学精神;爱迪生、牛顿贵为 天才却低调谦虚的为人态度等等,均可让学生感知怎样的人 格才是健全、高尚的人格,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 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主导与主体要相结合新课程理 念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 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师生之间应该用平等的 “人”的眼光相互看待,相互尊重。这就要求历史教学必须 摆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指导、引领和帮助 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了解学情,制定教学设计,刺激和满足学生的需 求,在实践和体验中实现自我的价值观教育。适合学生的教 学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大到整体的教学思路,小到每 一个问题的设计都必须以学情为依据。教师的教学设计,不 论是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还是现场辩论、调查访问,只有 符合学生实际,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获取情感体验。 善于抓住来自课堂中不同的声音,在辩论中树立 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适时地加以升华。有一次,在 给学生看到一段关于美国对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视频的时 候,课堂上立刻响起一片掌声,有人还甚至高声喊“活该” ! 只有前排一位同学皱着眉头发出了不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