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方严重低洼易涝城市防涝规划方法浅谈
——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付征垚,赵见,王伟强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北方城市局地性、短历时、高强度暴雨发生频率的增加,城市内涝积水问
题凸显,影响城市的安全正常运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多河汇聚,自古有 “九河之梢”之称,其境内地势低
洼,排水困难,内涝频发。本文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涝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因地制宜制定“强排、蓄排、
垫排、自排”相结合的排水防涝方案,对解决北方严重低洼易涝城市的防涝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低洼易涝,城市内涝,城市防涝规划,排涝方式
1 项目背景
根据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年 年),将原通州新城定位调整为北京城市副
2016 -2035
[1]
中心 。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设成为以国际标准设计,承载千年中华智慧、开创永续生
态典范的千年之城;成为疏解非首都功能,协同京津冀区域的区域之心;成为水城共融、蓝
绿交织的水绿家园。
近年来,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流域下垫面改变,局地性、短历
时、高强度暴雨发生频率增加,内涝积水问题凸显,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安全正常运行。为保
满足北京城市副中心高标准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保障人民
生命财产和城市运行安全,构建安全、生态、完善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涝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 自然概况及历史涝灾情况
北京城市副中心 (原通州新城)位于通州区北部,行政辖区面积约为155 平方公里,规
划建设区总面积约为100 平方公里。北京城市副
中心地势低洼,多河汇聚,自古有 九河之梢 之
“ ”
称,有现状大小河流共计 条,河道总长度约
24
106 公里,水域总面积约1850 公顷,均属于海河
流域潮白河、北运河两大水系。
北京城市副中心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
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
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通州区多年
平均降雨量为 毫米 ( 年 年)。北
541.3 1956 -2015
京城市副中心地处永定河和潮白河的洪积冲积平
原,地势平坦,西北略高于东南,海拔高程在28.5
米~14.3 米之间。
北京城市副中心历史洪涝灾害频繁,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自乾隆元年(公
元1736 年)至1990 年,255 年的洪涝统计,偏涝年及大涝年约占20%。1949年后发生的
洪涝灾害基本集中在50 年代。1958 年以后,上游建了怀柔水库、密云水库,以及大搞加固
堤防、疏挖河道、开挖人工减河等水利工程,使拦洪、泄洪能力大大提高,很少再发生大的
洪涝灾害。
由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早期建设的雨水管网设计标准较低且系统不完善,在发生强降雨事
件时,会出现部分内涝积水点,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及交通运行。
表1 北京城市副中心历史内涝积水点明细表 (通州区供排水事务科提供)
积水点编号 积水点位置 积水原因
J 1 潞河中学北街 雨污合流,地势低洼
J2 西营前街 雨水管道能力不足,地势低洼
运河西大街 绿化带口窄,主路路面雨水通过绿化带进
J3
(通州区环保所北侧) 入辅路水量小,篦子收水能力不足
运河西大街 绿化带口窄,主路路面雨水通过绿化带进
J4
(梨园路口) 入辅路水量小,篦子收水能力不足
运河西大街 绿化带口窄,主路路面雨水通过绿化带进
J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9.基于老年人行为调查的社区公共空间规划设计.docx.pdf
- 210.存量时代大都市边缘区品质提升路径的探讨——以松江区为例.pdf
- 211.高原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活化策略研究——以西宁市“城市双修”湟水河规划实践为例.pdf
- 214.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黄埔区部分城市设计——城市中心区传统港口更新的探索.docx.pdf
- 001.厦门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策略研究.pdf
- 002.市政设施专项规划的提升与完善 ——基于杭州市规划实践的思考.pdf
- 003.深圳市综合管廊建设发展经验总结.pdf
- 004.通州老城区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策略探索.pdf
- 005.厦门市既有居住小区海绵城市改造策略探讨.pdf
- 006.基于模型的深圳市某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多方案比选研究.pdf
- 040.基于拆除重建项目的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研究.pdf
- 041.城市飞地地区基础设施规划对策研究——以深汕合作区为例.pdf
- 002.西方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资本与城镇化 ——大卫·哈维思想素描.pdf
- 003.2000年以来国外城市规划研究热点与进展.pdf
- 004.图层分析法演进历程概述.pdf
- 005.停滞中的探寻 ——1960-1970年代中国城市设计的困境与突围.pdf
- 006.隋代两京规划制度研究.pdf
- 010.依陵而生:黄陵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经验初探.pdf
- 011.战后上海港口规划研究(1946-1949).pdf
- 012.集约低碳导向的开发区再开发规划体系优化初探——以苏南地区为例.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