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壁切口内异症47例临床探究
【摘要】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 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当子宫内膜侵及腹壁切 口时称为腹壁切口内异症,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控制疾 病进展,减轻患者痛苦。方法本文对2003年10月?2013 年10月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在院患者中47例腹壁切口内异症 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掌握腹壁切口内异症诊断方法 可提高诊治率;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减 轻患者痛苦。②根据该病的发病学说,防止经血逆流、药 物避孕及防止医源性异位内膜种植可起到预防作用。结论 ①剖宫产术后的腹壁切口内异症最多见,故应控制剖宫产 指征,降低腹壁切口内异症的发生率。②该病病程长短与 腹壁切口内异症病灶的大小及其浸润深度无关。③腹壁切口 内异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完整切除异位病灶。
【关键词】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 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多样,组织学上虽然是良性 的,但确有增生、浸润、转移及复发等恶性行为[1]。本文 对2003年10月?2013年10月间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 47例腹壁切口内异症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临床表现、 诊疗及预后,为临床医生提高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3年10月?2013年10月 间该病患者47例,平均年龄(31. 12±3. 40)岁。47例患 者中合并有盆腔内异症者7例,有痛经病史者25例。
2方法患者发病情况、病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进行总结,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标准a =0. 05, P48个月5例(占15%)o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称为病程, 本组38例患者病程为1. 5?128个月不等,其中48个月6 例(占16%)o见表lo
表1潜伏期及病程的时间分布情况
时段潜伏期病程
n (38)比例(%) n (38)比例(%)
48 个月 5 15 6 16
3临床症状及体征38例有临床症状患者均表现为与 月经周期相关的腹壁切口瘢痕处渐进性增大的痛性包块, 疼痛于经前及经期加重,经期后多可缓解或消失,查体可 在腹壁切口瘢痕处或周围触及质硬、与皮肤、腹壁肌分界不 清,活动欠佳的包块[2]。
4术前辅助检查47例患者中有32例分别行腹部或 体表浅表超声检查。47例患者中,6例行CA125检查,4 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仅1例超出正常范围。
5局部病灶情况
2. 5. 1术中及术后情况 本组47例患者均行异位内膜 病灶切除术。其中局限于皮下组织者8例、累及腹直肌鞘者 22例、腹直肌者9例、腹膜者8例。47例患者切口均愈合 良好。
2. 5. 2病灶浸润深度与病程的关系38例有临床症状 的患者,按术中探查病灶是否侵犯肌层分组,分析其病灶 浸润深度与病程长短无明显关系(t=1.59, P0. 05)见表2。
表2包块浸润深度与病程的关系(X-土s)
分组n病程(月)t P
浸润深度局限于皮下组织
深达肌层及其下8
30 32. 16±29. 00 56. 33 ±54. 42 1. 59 0. 12 3讨论
1腹壁切口内异症的临床特点本组患者发病平均年 龄32岁,均为生育年龄妇女。异位种植的子宫内膜随卵巢 激素变化发生周期性出血,病灶局部反复出血和缓慢吸收
导致周组织纤维增生、粘连,腹部切口内异症病灶一般
导致周
组织纤维增生、粘连,
腹部切口内异症病灶一般
局限在皮下组织,很少突破皮肤表面和侵入腹膜进入腹腔
。
2腹壁切口内异症的诊断诊断依据:①即往多有剖
宫产或其他妇科手术史;②切口瘢痕处或其周围出现与月经 周期相关的渐进性增大的痛性结节;③腹部B超检查可确定 肿块大小、性质与周围组织关系,超声图像一般显示肿块 呈椭圆形、圆形,有较明显界限,与周围组织粘连。术前 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但无特异性[4]。④国内学者[5]研 究认为CA125值在中、重度内异症患者血清会有轻度升高, 多低于100IU/ml,但CA-125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局限,且 与多种疾病有交叉阳性反应,因此不能单独用做诊断或鉴 别诊断。本院47例患者中,6例行CA125检查,4例结果 在正常范围内,仅1例超出正常值。与文献报道相符。
3腹壁切口内异症治疗 针对疾病特征给予适当治 疗,可采用药物或/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腹壁切口内异症 效果差,副作用较多[6],如病灶较大,切除有困难者, 术前用GnRH-a治疗后,使病灶缩小后手术治疗,可减少 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是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 法[7],可完整切除异位病灶,明确诊断,恢复正常解 剖结构。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由于异位病灶局部反复 出血和缓慢吸收导致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粘连,故手术时 应切除病灶周围至少0.5 cm[8],使切缘干净,防止复发 [3]。如内异症病灶较大、累及腹直肌前鞘筋膜时,完整切 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