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那么”和日语的「それでは」的语法化对比研究-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docxVIP

汉语的“那么”和日语的「それでは」的语法化对比研究-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要旨要旨 要旨 要旨 本豁℃法、中日而言话o“那么”E r毛扎℃法J④谈话檩裁八。文法化刃7口 I▲ 七叉I=.-gb、t对照研究老行1,、、而者。共通点芑相连点老明6力、l二L允。先行研究 f≯√ ℃法、中国帮乃··那么。E日本话。r毛机℃法J法、意味岂棱能I二糟¨法对虑 阴保I二扬畛、“那么法r毛扎℃法J It_欹冬机百l,、否。本豁℃法、文法W.O锐点力、 b、“那么”芑r毛扎℃法J乃通畴的栓变化。考察K上9 r、谈话檩韶^刃而帮。 文法化。遇程法r话用揄的一意味的变化④趣势J I=合致矿否力、2弓力、老梭衬L走。 毛力祜果法次。通哆T扬否。(i)鼯橐的栓锟点力、6法、“那么”刃文法化法r程度、 檬憋J审r方式、手段J老表中意味栓P rN容的J力、b、接兢翻巳L-Co r饭定一 秸谕j々r原因一秸果J拴P力弱保老表中上弓拴r内容的/手顺的J刃变化。中同 的拯段陪老柽r、谈话檩哉芑L/o r手顺的j}二次。危。r毛扎℃法J法、遵裔岂 L/o r内容的J o段陪力s浊9砉哆法兄完桉l,、舻、接兢翻岂L【09 r内容的/手顺 的J o中同的投段陪老柽、谈话檩激的投r手顺的j}乙栓否变化遇程f主径t¨否 巴l,、完否。(ii)文法的72觎点力、6黻、“那么o文法化法名翻段苎。命题内成分老 叉j一7to.中否段陪力、乏)、棱文④後文④命题老叉j一7i二中否段陪客径、谈话 老灭j一7汇矿否段陪亲℃变化L/r”否。r毛机℃眩J眩连帮生L/09 r命题内成 分老叉j一7征J七r命题老叉了一7plr_.j岂。段陪法法。砉哆区别℃砉拯I,、力;、 接兢翻E乙棱文。後文℃扬否命题意叉j一7k中否段陪爱柽【、锬鼯檩裁岂L/ r、r谈话意叉j一7KJ-于-否段喈汇变化L/tl,、否二岂力s器奶6扎危。(iii)主觎性 的经锐点力、已法、“那么”o文法化法、客祝的记述拴P r非主觎性J的敬屯乃力、岛、 I 1 话者。意志判断意表中文09支弓投r主觎性J老屯。段陪,、七变化L、最熊的亿、 J 秸者岂同毒手o r相互主觎性J老实现L/l,、允。r毛机-e法J 09文法化法、鼯者o r主锟性J老表亨段陪客柽、鼯者巴丽毒手巴o r相互主鲲性j老实现L/危。 上述L/允三点乃考察上哆、本谕℃法、“那么”兰r毛扎℃法J刃文法化遇程法、 同檬段遇程老柽I,、否岂考定否。 午一罗一F:“那么” r.:t-h,--e法j文法化谈话檩戳主靓性 llI 福建师范大学黄曼蜻硕士学位论文 lV 中文文摘中文文摘 中文文摘 中文文摘 本文对汉语的“那么”和日语的r毛扎℃法J演变为话语标记的语法化进程进 行对比研究。主要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i)从语义的角度考察汉语的“那么”和目 语的f毛机-cl:tj的历时演变过程,并证明其是否符合“语义一语用变化规律”中 · ■ 的“内容义”到“程序义’’的变化规律;(ii)从句法的角度考察汉语的“那么”和日 .I 语的I毛扎Cl:tj的历时演变过程,并证明其是否符合“语义一语用变化规律中 “命题内辖域到“话语辖域”的变化规律;(iii)从主观性的角度考察汉语的“那么” 和日语的r毛扎WfJ:J的历时演变过程,并证明其是否符合“语义一语用变化规律” 中的“非主观性到“交互主观性”的变化规律。 文章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 第一章引言。 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的基本构想以及本文的组成部分。 在汉日和日汉辞典中,我们发现汉语的“那么”和日语的r毛机℃法J的意义 和功能对应,在多数情况下能够互译。但是,通过对《现代汉语八百词》和《日本 语句型辞典》的对比可以发现,《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的“那么”没有列出《日本语 句型辞典》中的r毛机℃法J的表示转换话题的口语标记的用法。但是,我们在口 语中经常使用这种转换话题的口语标记。这种转换话题的口语标记在语言学研究中 称为“话语标记”,是表达说话人对话语单位前后关系的主观态度,并起到连接话语 单位的作用。本文将用语法化的理论考察汉语的“那么”和日语的r毛机℃法J的 各种用法出现的先后顺序,及最终演变为话语标记的历时过程,并证明其是否符合 E.C.Traugott在《语义变化的规律性》一书中提到的“语义一语用变化规律。同时, 在现代汉语和现代日语中考察汉语的“那么和日语的r毛机℃法J语法化的各个 阶段的特征和关系。 第二章先行研究。 首先介绍本文相关的理论背景,其次分别总结、分析汉 语的“那么”和日语的r毛扎℃法J的相关研究。 首先,介绍和本文相关的理论背景和主要术语,主要有语法化及其机制;主观 化,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话语和话语标记的定义。“语法化”指的是,语言中意义 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和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