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2014届生物一轮复习
第2课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关 注 新 考 纲
把 握 新 考 情
1.水和无机盐的作用A
实验: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B
1.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生理作用
2.糖类、脂肪、蛋白质、DNA的鉴定原理及相关实验探究
3.联系社会热点考查各种化合物对生物体的重要意义
活动一:基础知识回顾:
想一想:①使用方法不同: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而且是现用现配,而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A液后加B液。
②处理方式不同:斐林试剂加入组织样液后需水浴加热方可反应,而双缩脲试剂加入组织样液后不需加热即可反应。
注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大小决定了细胞或生物体的代谢强度,比值越大表明细胞(或生物体)中自由水含量越多,代谢越强;反之,代谢越弱。
②细胞中产生水的结构与代谢过程
结构
代谢过程
叶绿体基质
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
线粒体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核糖体
缩合反应生成多肽
高尔基体
植物细胞纤维素的合成
细胞核
DNA复制、转录
跟踪训练2 (2010·马鞍山一中月考)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元素或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缺P会影响动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
B.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都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协助
C.HCO3-和HPO42-不是维持组织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D.人体血钙过低会引起肌肉抽搐,缺铁则易患贫血
解析:P既是ATP的组成成分,又参与构成线粒体膜;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需要蛋白质的参与;组织液的pH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人体血钙过低会引起肌肉抽搐,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铁易患贫血。
答案:C
(2)组成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
元素组成
糖类和脂肪
C、H、O
蛋白质
C、H、O、N等
核酸和ATP
C、H、O、N、P
跟踪训练1 (2011·长春调研)下列关于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淀粉和糖原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
B.固醇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C.蛋白质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D.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组成相同
解析:组成淀粉和糖原的化学元素是C、H、O。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脂肪。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核酸。
答案:D
活动二:习题演练
1.(2009·广东高考)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①
DNA
甲基绿
红色
②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③
淀粉
斐林试剂
蓝色
④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①中甲基绿使DNA呈绿色;②中苏丹Ⅲ能与脂肪反应呈橘黄色;③中淀粉是非还原性糖,斐林试剂与淀粉不发生反应;④双缩脲与蛋白质反应呈紫色。
答案:D
2. (2009年江苏高考题多选)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有( )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沸水浴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
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解析:本题考查教材实验基础知识,考查考生对不同化合物显色反应的掌握情况。蔗糖不是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脱氧核苷酸只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沸水浴条件下,DNA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核糖核酸是RNA,DNA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答案:ABD
3.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 )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成分及物质鉴定方面的知识。某种成分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反应,说明该成分含蛋白质;加入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成分含还原糖。综上分析,该成分同时含蛋白质和糖类,所以为糖蛋白。
答案:C
4.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B.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C.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解析: A正确:如果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的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容易刷洗干净;B错误:只加双缩脲试剂A是造成碱性环境,不会发生反应,鸡蛋蛋白液不会粘固在试管壁上;C错误:鸡蛋蛋白液中含丰富的蛋白质,是蛋白质鉴定的合适材料;D错误:在蛋白液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