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简介 虞世南(公元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为五绝。 代表作有《出塞》、《赋得临池竹应制》、《蝉》、《奉和咏风应魏王教》等。其中后三首咏物诗分别写竹、蝉和风,紧紧抓住对象特点,刻画得相当传神。 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写在他受唐太宗知遇之恩,人生得意的时候。 咏物诗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如贺知章的《咏柳》,于谦的《石灰吟》。 垂緌饮清露 “緌”古人帽带下垂部分,蝉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清露:纯净的露水。(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 翻译: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 流响出疏桐 流响:接连不断的蝉鸣声。 翻译: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赏析:写蝉声之远传。 “疏”字,体现了梧桐树枝的高挺清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体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岁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逸韵。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藉:凭借。 翻译: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再读诗歌,赏析诗句 首句表面上写了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暗写了什么? 比兴手法 本来包含“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们谈论古典诗歌和民歌时常“比兴”连及,当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由于“起兴”具有引发、联想等作用,故常置于篇章的开头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比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借物咏物。 思考:三四句写了什么?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这两句蕴含了什么道理? 写蝉声远传的原因,暗写人美名远扬的原因,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明远播,强调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三读诗歌,品味诗意: 文中的蝉带有什么样的喻意? 你能读出诗中“高”字的几重含义? 作者借本诗抒发何种议论? 小结 内容: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手法:比兴、托物言志 情感:讴歌了蝉的高洁品格,抒发作者追求心地纯洁的胸怀。 阐明的道理: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课堂检测 1.首句“垂緌饮清露”中,“垂緌”暗示了( ),这一句字面上写了蝉的( ),实际上暗示了自己( )的身份和( )的品质。 2.“疏桐”指高大挺拔的梧桐树,作用是衬托什么? 3.“居高声自远”中的“高”字的几重含义? 4.“非是藉秋风”指的不仅是秋风,还指什么? 5.最后两句是议论,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借蝉来表达自己怎样的志向?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众多的咏蝉诗中,唐代的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这三首诗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被称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 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 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 初读诗歌理解诗意: 喻指清高尊贵的人。 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明远播。 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 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以之比人, 不光是 地位高,品格也高。 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凭借某种外力,自能声名远扬。 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以之比人,不光是地位高,品格也高。 外力,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 显宦身份 外形食性 显要 清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教版(2016)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蝉》导学案.docx
- 苏教版(2016)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蝉》教案.doc
- 苏教版(2016)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蝉》教学课件.pptx
- 苏教版(2016)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蝉》教学同步课件.pptx
- 苏教版(2016)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蝉》课件.pptx
- 苏教版(2016)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蝉》配套课件.pptx
- 苏教版(2016)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蝉》授课课件.ppt
- 苏教版(2016)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蝉》同步教学课件.pptx
- 苏教版(2016)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蝉》同步课件.pptx
- 苏教版(2016)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蝉》同步授课课件.ppt
- 苏教版(2016)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蝉》优秀教学设计.doc
- 苏教版(2016)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蝉》优秀课件.ppt
- 苏教版(2016)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蝉》优质课件.pptx
- 一年级下册语文备课稿+说课稿+教案-2.1《青蛙写诗》|长春版(2016).docx
- 一年级下册语文表格教案-2.1《青蛙写诗》|长春版(2016).doc
- 一年级下册语文表格教学设计-1.2汉字家园一②|长春版(2016).docx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汉字家园一②|长春版(2016)(2课时).docx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汉字家园一③|长春版(2016).docx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汉字家园一④|长春版(2016).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