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油行业研究-IMO2020将至.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莫尼塔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年11月21 日 中国炼油行业研究 (下) ——IMO2020 将至,看好柴油基本面 报告摘要 研究部 陈秋祺 据我们测算,到2020年,世界炼油总产能将达到101.6百万桶/ 日,未来三年世界新增炼油产能将主要集中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亚 qiuqichen@ 太新兴市场和中东地区,主要退出产能则集中在以韩国、日本、 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亚太发达市场。 程枫 fcheng@ 历史数据来看,在过去的几次炼油产能大幅增加的年份里,产 能利用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2006年,2008年和2014年炼油 产能分别上涨10%,11%和7%,而产能利用率分别下降3个百分 点,4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我们认为未来我国炼油能力过剩, 炼油市场竞争加剧,将导致整体产能利用率下滑。 未来三年主要炼厂的柴汽比将保持在1.2左右,民营炼厂由于 新建的大炼化项目重汽油而轻柴油,预计柴汽比将由1.8降至1.5。 我们认为,新增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投产会加剧汽油的供给过剩。 若将成品油划分为工业用油(柴油、燃料油和石脑油)和消费 用油(汽油、煤油和LPG)。我们发现在过去的7年里消费用油 成为中国石油消费的主要增长动能。但自2015年开始,消费用 油需求增幅逐年递减,而工业用油需求增幅则于2017年出现正 增长,打破了连续3年负增长的趋势。 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燃料效率的提升都将对汽油 和柴油的需求产生冲击。然而, 若我们将汽、柴油的需求按照 下游行业进行拆分,就会发现约98%的汽油需求来自公路交通, 其中乘用车对汽油的消耗占88% ;仅60%的柴油需求来自公路交 通,其中乘用车对柴油的消耗约占10%,货运车对柴油的消耗占 50% 以上。因此,我们判断,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柴油需求的影 响相较于汽油偏小。我们测算,2019年柴油需求为1.80亿吨,同 比变化1.0% ;2020年柴油需求为1.84亿吨,同比变化2.5% (考 虑IMO政策对柴油需求的刺激作用)。  国际海事组织(IMO)规定,自2020年1月起全球船用燃料油 硫含量质量占比不得超过0.5% 。这意味着部分船用高硫燃料油 的需求将转化为对柴油(船用燃料油的替代燃料)的需求,使得 2020年柴油需求增幅有所提升。我们预测2020年全球柴油需求 将增加约8,232万吨(约等于142万桶/ 日)。  因此,相较于汽油和煤油,我们更看好未来几年柴油的基本面, 主要理由有以下三方面:1)未来三年中国新增炼油产能偏重汽 油生产,汽油供给进一步加剧;2)柴油需求增幅相较于汽油更 加稳定;3)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限硫规定使得2020年柴油 需求增幅有所提升。 财新智库旗下公司 01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莫尼塔研究 深度研究 目录 1、综述:亚洲炼油市场基本面好转 5 2、供给:中国新增产能提高汽油收率,加剧汽油供给过剩 6 2.1 2018-2020 全球炼油新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中东 6 2.2 原料来源:主要来自进口,俄罗斯超过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来源 7 2.3 地炼柴汽比有望下降,汽油供给加剧过剩 7 3、需求:消费用油需求增速放缓,柴油需求增速或稳定 10 3.1 2017 年我国成品油需求达5.96 亿吨,公路交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