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临床常用检验值及意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临床常用检验值及意义.ppt

酸碱性 1、正常参考值 尿pH值在4.5-8.0之间,一般情况下在6.5左右。 2、临床意义 尿pH值正常值,常见于酸中毒、高热、痛风、糖尿病、服酸性药物; 尿pH值正常值,多见于碱中毒、尿潴留、应用利尿剂、膀胱炎或服用重碳酸钠等碱性药物等。 尿蛋白 一般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时,称为蛋白尿。 1、正常参考值 定性:阴性 定量:0-80mg/24h 尿蛋白 2、临床意义 1)生理性蛋白尿 常见于剧烈运动后(运动性蛋白尿)、体位变化(体位性蛋白尿)、身体突然受冷暖刺激或人的情绪激动等。因在这些情况下,肾小球内皮细胞收缩或充血,使肾小球通透性增高,从而引起蛋白尿。 2)病理性增多 临床常见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苯中毒等。 尿糖 1、正常参考值 定性:阴性。 定量:0.56-5.0mmol/L24h 2、临床意义 1)血糖增高性糖尿,见于糖尿病、甲亢、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肢端肥大症等疾病。2)血糖正常性糖尿,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家族性糖尿;3)暂时性的糖尿,见于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大量葡萄糖后;应激性糖尿如颅脑外伤、脑出血、AMI等;4)假性糖尿,VitC、尿酸等随尿排出。 尿酮体 1、正常参考值 尿酮体定性:阴性 2、临床意义 尿酮体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热、剧烈运动后、妊娠剧烈呕吐、饥饿、禁食、过分节食、酒精性肝炎、肝硬化、消化吸收障碍、脱水等。 尿沉渣检查 1、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0-3个/HPF;白细胞:0-5个/HPF。 2、临床意义 细胞增多: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 白细胞增多:一般见于泌尿系炎症。 12.便常规 颜色 1、正常参考值 黄褐色,婴儿为金黄色或黄绿色。 2、临床意义 (1)黑色 上消化道出血、服中药、铁剂、活性炭等。 (2)鲜红色 下消化道出血,如痢疾、痔疮、肛裂等。 (3)灰白色 胆道阻塞、胆汁缺乏、服用钡剂等 (4)绿色 食用大量绿色蔬菜、婴儿消化不良等。 (5)果酱色 见于阿米巴痢疾及细菌性痢疾。 性状 1、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为软便且成形,婴儿便是糊状。 2、临床意义 (1)脓血便多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 (2)粘液便见于肠炎、阿米巴痢疾和细菌性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结肠癌。 (3)米汤样便见于霍乱或副霍乱等。 (4)蛋花样便多见于婴儿消化不良。 (5)羊粪样粒便见于痉挛性便秘。 (6)水样便消化不良、急性肠炎。 显微镜检验 1、正常参考值 无红细胞、虫卵、原虫,偶见少量白细胞或上皮细胞。 2、临床意义 (1)红细胞增多:多见于肠炎、痢疾、结肠肿瘤、息肉等。 (2)白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肠炎、肠寄生虫病、细菌性痢疾。 (3)寄生虫卵:多见于肠道及肝胆寄生虫病人,如蛔虫病等。 13.甲状腺功能 游离型甲状腺素(FT4) 参考值:10.3-25.7p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甲亢、甲亢危象、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多结节性甲状腺肿。 减低见于甲减,应用抗甲状腺药物、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多巴胺、肾病综合征等。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参考值:6.0-11.4p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甲亢、甲亢危象、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等。 减低见于低T3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晚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 促甲状腺激素(TSH) 参考值:2-10mU/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原发性甲减、异源性TSH分泌综合征、垂体TSH不恰当分泌综合征、单纯性甲状腺肿、腺垂体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等。减低见于甲亢、继发性甲减(TRH分泌不足)、腺垂体功能减退、皮质醇功能减退、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过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甲状腺药物等。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血凝常规 4、凝血酶时间(TT) 受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溶液后,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使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正常值:16-18s,延长3s以上即为异常。 D-Ⅱ聚体(DD) 正常值:200ug/L 临床意义:1)DD是纤溶酶作用于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在继发性纤溶时,阳性或增高,而在原发性纤溶时不增高,是鉴别二者的重要指标; 2)本实验在血栓形成和临床出血时也可出现阳性。 6.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 PH值 是表示体液氢离子浓度的指标或酸碱度。血液PH实际上是未分离血细胞的动脉血浆中氢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