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血脂异常及营养治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血脂异常及营养治疗.ppt

* 关键信息:他汀的获益人群 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明确相关的五个风险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和家族史,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肥胖、高龄和缺乏运动。 因此一级预防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具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吸烟、缺乏运动、高龄和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其核心是降低危险。 * 关键信息: 冠心病及糖尿病必须进行调脂治疗 对于某些高危者因其LDL-C浓度高或因存在多项危险因素,需要考虑进行药物降脂治疗。 近期的临床试验显示,降LDL-C药物能减少短期的主要冠脉事件和冠心病死亡。 * 关键信息: 调脂治疗是冠心病及中风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 治疗的目标 1.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2%; 2.LDL降低的幅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事件直接相关; 3.降低LDL的益处远远超过预想的范围; (胆固醇降低、脂肪斑块缩小、脂肪斑块固定、恢复内皮功能等) 哪些人必须进行调脂治疗 冠心病高危人群: 冠心病 冠心病等危症: 非冠脉粥样硬化疾病(周围动脉病,PAD) 腹主动脉瘤 颈动脉病,卒中 糖尿病 2个以上危险因素 10 年危险 20% 冠心病极高危人群: 存在明确的心血管疾病+: (1) 多种重要危险因素,尤其糖尿病 (2) 严重和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 (3) 代谢综合征的多种危险因素 (4) 急性冠脉综合征 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 AMI 有症状的冠心病 亚临床 动脉粥样硬化 多种危险因子 低 危 因 素 急性心肌 梗死 中风 总结:调脂治疗的目标人群 积极降脂治疗的临床益处 在二级预防中,降脂治疗减少冠心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及总死亡率。 治疗的临床益处为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并加强消退。 在一些斑块消退研究中临床事件的明显减少与解剖学上的较少改善不成比例。 血脂异常的治疗 营养治疗+运动+生活方式+药物 血脂异常的营养治疗 原则 1.控制总能量,维持正常体重: 25-30kcal/kg.d 2.限制脂肪:20%-25%,饱和脂肪酸7%;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 3.碳水化合物50%-55%; 4.胆固醇 300mg/d; 5.膳食纤维25g/d; 6.注意补充维生素C、E,矿物质钙、锌、镁、钾; 7.禁烟酒、甜食、甜饮料; 营养治疗应注意的问题 1.减体重不可过快; 2.每天蔬菜不少于500g; 3.合理选择烹调油,以橄榄油、茶油、亚麻籽油最好; 4.禁夜宵 5.适宜的烹调方法 6.加强宣教 各型血脂异常的营养治疗重点 1.高TC血症(Ⅱa) 1)限制总能量和脂肪总量,控制体重 2)每天胆固醇300mg,严重者200mg 3)适量短、中链脂肪酸,减少合成胆固醇的原料 4)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食物、蛋黄、奶油、全脂奶粉、奶酪、棕榈油、椰子油,禁酒; 5)多食用蔬菜,适量补充维生素C、E 6)多食用海鱼 各型血脂异常的营养治疗重点 2.高TG血症(Ⅰ、Ⅳ) 1)控制总能量,防治肥胖 2)脂肪摄入<30%,饱和脂肪酸<7%,胆固醇<300mg 3)碳水化合物不超过50% 4)禁甜食 5)适量选择短、中链脂肪酸(不经乳糜微粒阶段代谢,直接进入门静脉入肝) 各型血脂异常的营养治疗重点 3.混合型高脂血症(Ⅱb、Ⅲ) 1)控制总能量,防治肥胖 2)脂肪摄入20%,胆固醇<300mg 3)碳水化合物不超过50% 4)禁甜食、酒 5)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合理(科学)选择降脂药物 1.他汀类(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 2.烟酸类 3.贝特类(纤维酸衍生物) 4.树脂类(胆酸鳌合物) 5.不饱和脂肪酸 .他汀类(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1.药理作用:抑制或限速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也可降低。 2.洛伐他汀(美降之)(洛之达)(洛特)(罗华宁)(血脂康)、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古)、 烟酸类 1.药理作用:降低甘油三脂酶活性,降低胆固醇,降低冠心病危险性,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2.副作用:引起消化性溃疡、糖耐量降低、血尿酸增高、损伤肝脏; 3.烟酸、阿西莫司、烟酸肌醇酯 贝特类(纤维酸衍生物) 1.增强脂蛋白酶活性,降低胆固醇和 甘油三酯 2.副作用:肝功能、皮疹、消化道症状; 3.氯贝丁酯、新安妥明、益多脂、力平脂、 树脂类(胆酸鳌合物) 1.药理作用:阻止胆固醇和胆酸吸收,促进排泄。 2.主要有考莱希胺、考莱替泊、地维希胺 3.影响叶酸、脂溶性维生素和钙吸收,应同时补充。 4.副作用多,对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物作用。 不饱和脂肪酸 1.亚油酸、月见草油、橄榄油、茶油等 2.其他: 燕麦、绞股蓝、螺旋藻、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