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儒家文化及中医.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文化与中医;;;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的医著 《格致余论》中论道:“古人以医 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其也是 弃儒从医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后清代兵部尚书、湖广总督吴其浚宦游时广收植物标本,绘制成图,编成《植物名实图考》,为我国第一部大型区域性植物志,对植物分类学及本草学均有较大参考价值。 ; 邹韬奋在 《无所不专的专家》一书中有云:“医生原是一种很专门的职业,但在医字之上却加一个‘儒’字,称为‘儒医’,儒者是读书人也。于是读书人不但可以‘出将入相’,又可以由旁路一钻而做‘医’。”“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 可以说,“儒医”是对古代医生的最高评价。; 一、仁爱理念与中医学思想 儒家伦理的一个重要表现 就是“以仁为己任”, 儒家的核心是“仁”。;什么是“仁”?; “仁”是儒家最高的 道德标准。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 以孝悌为仁之本;继而 以忠恕之道将这种仁 推及到社会上所有的人, 就是“爱人”。 ; “仁术” 精通医术是实现仁道 之一端,中医学在 中国古代被称为 “仁术”。 ; “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於情。” --- (喻昌《医门法律》) “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医, 是有医不如无医也。学医不精, 不若不学医也。” ---(吴瑭《温病条辨序》) 仁爱思想和入世治平的思想激励 着人们去钻研医术。 ;“仁”学在中医的体现;(2)恪守医责,端正品行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孙思邈《大医精诚》;(3)精勤医技,推仁于众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 “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于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 仁术。” ——李时珍《本草纲目·序》 ;(4)重视道统,传承尽职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 ——《素问·金匮真言论》 李杲(东垣)授医于罗天益;“仁术”的实践之道; 伦理思想还激励着人们注重医德的修养, 对研究生命科学的医家提出了更高的道德境界。 “今之明医,必存仁义。” ---(龚信《明医箴》) “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 不能正物,岂能愈疾?”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到了宋徽宗“别置医学,教养上医”, 将医学纳入儒家教育体系,目的就是为了改 变医学教育的性质,提高医生的素质。 ;二、中庸之道与中医学思想;1.什么是中庸;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 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 天禄永终。 ——《论语?尧曰》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 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 ——《中庸》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中庸》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朱熹《中庸章句集注》 ;2.中庸思想体现于中医阴阳平衡理论; (2)阴阳失衡则得病。 例:《灵枢·本神》: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阴;阴;(3)恢复阴阳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素问· 至真要大论》 “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素问· 三部九候论》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素问· 三部九候论》; (4)“执两用中”与中医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