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民居发展历史与现状概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撒拉族民居发展历史与现状概述 [摘要]撒拉族民居建筑是撒拉族人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建的文 化遗产,并在一定地域形成了某种规范,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撒拉族人民 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文化和精神的状况,对研究撒拉族社会发展历 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撒拉族民居;昔日风貌;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K8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 (2011) 016-0059-03 一、撒拉族民居的基木形式 撒拉族民居始建于元代,在700多年的沧桑历史屮,历经创建、兴盛、 衰落和现代大发展等四个阶段。其总体建筑形式一般是一户一院,院内由 厢房、配房、伙房、仓库、大门等建筑组成,建房以间为单位。历史 形成了两大类撒拉族的民居建筑:一类是以黄河沿岸、街子沟和清水沟等 地的民居建筑形式为代表的高筑围夯黄土方墙出榫头人门,庭院式布局的 形式;另一类是以孟达、旱平、木厂地区为代表的篱笆墙建楼成院的形式, 也是出榫大门。 而现代撒拉族民居建筑形式则己突破了这两类传统形式,从建筑形制 上发生了剧烈变化,朝着多样化、豪华式的方向发展。在当今保留的撒拉 族民居建筑中,元代的民居建筑在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和风雨侵袭中早己荡 然无存,而明淸和民国年间的建筑,仍有少量遗存,共有十几座。 撒拉族民居,根据高原气候、地理、自然环境条件和人们经济水平及 生活之需,修建庄廓庭院。庄廓以户为基本单位,传统的庄廓规模多为4? 8分地面积,突出防寒、防风、安全的功用。庄廓以黄土夯筑围成封闭式 高大方形墙院,墙基以石类拌草泥砌成,墙高4?5米,厚约0. 8米,基 础牢固,墙包内房,面禁开窗,不加粉饰,墙顶高出屋面。由几十户或数 百户而形成道巷布局,组成村落。土质气色与周围群…、黄河等色彩相配, 风格协调,融为一体,呈现出粗犷、淳朴的气息。 庄廓内的房屋基本建筑布局,采用坐北朝南,中国北力*最经济、便通、 采光合理的三或四合院式布局,紧贴围墙布建房屋,院屮留有空间,并设 建花坛。庭院房屋均建于高出地面0.5~1米的台基上,台基用河光石草 泥或砖块砌成,院内向外开有排水道。整个庄廓建筑由厢房(北房)、库 房、伙房、畜棚、沐浴室、茅厕房和大门组成,均为土木结构,土平顶形 式。 厢房是庄廓的主体建筑,从高度、方位、建材、结构、尺度、功用上 都区别于其他房屋建筑,大部分坐北朝南,进深二间,带廊三、五、七间 不等,外观多彩华丽,内室宽阔,多为待客或举行婚事活动等的厅室,一 般做长辈的居住室,屋前有入室台阶,砌饰踏步。 伙房建位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建在房院东北或西北角,严禁在南 建伙房、盘锅台,寓意家事“难”过。沐浴间设在居室或伙房通道间,可 随时沐浴净身。其他房间可根据家庭成员多少和经济状况,东西南北随心 自由布建。房屋以间为单位,组成三、四、五间不等的建筑体座,组成庄 廓庭院。 建筑木构架为抬式屋架,以柱承梁,竖梁横檩,檩上架椽,再铺垫板 碎签,上抹草泥上土,房屋、大门、墙雕饰木砖花树类。每种房室,根 据情况安置不同形式的门窗,室内布设多种生活用具。 二、明淸时期的撒拉族民居建筑 明代至清代中期(乾隆后期),撒拉族人民过着农、牧兼做的安宁生 活。当时,循化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可以就近山林取木建房,又可从黄河 上游的同仁等地放筏水运木材建房,木料来源便捷,故民居建房多选用精 良松木。 此时的撒拉族民居主要建座形式为进深两间带前廊,室阔廊窄,高度 较低,粗柱长梁木屋架,大梁带随梁,双条檐檩,两间用通檩,檩上布列 密椽,不设燕尾榫,椽上铺齐鱼鳞形签板。房屋正面装修木板,正间开设 装修棋盘双门,边间设置方格直摘窗。房檐面,雕饰精细的花板。檐柱顶 设置有承受抗剪压力的厚长雀替,檐面雕饰图案多为植物花卉,蟠叶、回 纹、木质本色,不重彩画,禁绘人物兽类图案。 有的官家富户把厢房建做“虎抱头”,单虎抱和双虎抱。出“虎抱” 就是占用房屋边间廊道,檐柱与金柱间装修各式方格直摘窗,飞檐瓦边, 青砖砌饰榫头。室内通贯,活动空间宽敞,厢房建座高出其他房间,最大 限度地利用冬季光照,保持室内冬暖夏凉,又可观察院内的环境和人畜活 动状况,极具气派。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街子乡团结村撒拉族千户 院是一处典型的清代撒拉族夯土围墙古民居庭院建筑(见图1、图2)。 明淸时期是中国建筑历史的高峰,撒拉族人民大兴土木,建修家院恰 逢这个时期。孟达地区的撒拉族人家利用就近的石料林木资源,精巧设计, 集汉、藏、伊斯兰文化为一体,修建了木、石、土等混为一体结构的民居 篱笆楼。这种篱笆楼古朴有趣,风格独特。 清代屮期的孟达村形成了八大巷区的规范布局,楼楼对峙,高低错落, 千姿百态。楼座周围,渠道纵横,核桃杏果,参天蔽荫,郁郁葱葱,形成 了一方独特壮丽的民居村落文化景观。将孟达村古民居篱笆楼珍贵的文化 遗存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