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内皮检查报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角膜内皮检查报告   眼视光特检技术四   XX-06-1508:42   第四章角膜内皮细胞镜   学习提要:角膜内皮细胞正常值、角膜内皮镜的临床应用和操作。   第一节概述   角膜内皮细胞镜也称角膜内皮显微镜或角膜内皮镜,它是利用镜面反射的原理,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密度的改变并进行分析处理的一种仪器。由于角膜内皮细胞和房水屈光指数不同,两者之间形成了界面;当一窄光束聚焦在这一界面上时引起反射,内皮细胞各部分反射程度的差异显示出细胞的边界。利用显微镜放大观察并照相,便可取得内皮细胞大小形态和密度等客观资料。   角膜内皮镜的用途是:通过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大小形态、密度及计算分析,以确定病因及发病机制、了解病情、判断手术和治疗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角膜内皮镜有两种类型,非接触型和接触型。   1.非接触型角膜内皮镜包括照明装置和显微放大光路,在分光显微物镜中照像与观察光路以一定的角度固定。它不接触受检者角膜,能自动对焦并照像,能安全、舒适、方便地进行测量,临床上对难以配合的儿童、老人及角膜术后不久的患者均较便利。因放大倍率较低,图象分辨率稍差,但能满足临床需要,见图4-1。   2、接触型角膜内皮镜:其照明和显微放大装置与非接触型角膜内皮镜相同。不同之处是在物镜前面装上一个锥型的玻璃压平角膜镜,此镜与压平眼压计的压平镜类似。需要在角膜表面麻醉下进行角膜检查。因检查时眼球相对固定,可排除眼球轻微震颤的干扰,焦点不易移动,图象清楚,分辨率好,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了更为精确的资料,但检查操作相对较难。   第二节操作技术   一、非接触型角膜内皮镜(以KONAN非接触角膜内皮镜为例)   1.接通电源,打开机器后,屏幕上显示主菜单。   2.鼠标左击ID框输入患者姓名或编号,完成后左击END。   3.时间设置,左击TIME框设置正确的时间,完成后左击END。   4.点击R或L框选择左右眼。   5.鼠标左击RECORD框执行自动摄像。若进行区域摄像,用鼠标左击屏幕上所示的区域,然后该圆框将显亮。   6.调整受检者位置并使之配合检查:   如对左眼摄像,让受检者下颌放在右下颌架上。反之,对右眼摄像时让病人下颌放在左下颌架上。如果下颌没有放好位置,屏幕上的R/L键将闪烁。   调整下颌架高度使受检眼在屏幕上可见,其瞳孔中心居于屏幕中央位置。   请受检者注视仪器内的固视灯,睁大眼睑直到摄像完成。在固视灯闪烁时,不要眨眼。   7.摄像时,左击RECORD框或按REC钮,机器将自动摄像。此时即可见角膜内皮细胞图象显示在屏幕上。图象可存储两张,左右眼各一张。在摄像不能进行或病人下颌没有放好在下颌架上时,机器将有一提示音。   8.选择一个清晰的图象来进行细胞记数,点中所有需要的细胞的中央,不要略去中间的细胞,至少要记数50个细胞,最多输入200个细胞。输入完成后,点击END框,出现检查资料。   二、接触型角膜内皮镜(以TOPCON角膜内皮检查仪为例)   1.接通电源,开启计算机显示器、主机及打印机开关。   2.注意显示幕中检查日期,需要时调整到正确的日期。   3.在显示幕上输入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眼别及诊断等资料。   4.检查前滴用眼部表面麻醉剂2~3次。   5.固定受检者额部,调整眼位。   6.调节旋钮,让仪器镜头从正前方缓慢接触受检者角膜,当仪器发出一提示音时,表示已接触角膜,轻微调整焦点距离使图象清晰。   7.选择清晰图象4幅进行打印。   8.按鼠标,退出程序,检查完毕关机。   9.棉签沾75%酒精,轻轻地擦拭镜头,然后再用棉签沾生理盐水轻轻擦洗一次。   第三节参数分析及临床应用   角膜内皮镜可以观察角膜各部位的内皮细胞,一般以观察角膜中央部分为主。角膜内皮细胞图象分析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及定性分析。   一、正常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及密度   为一单层扁平细胞,呈六角形、紧密镶嵌、大小均等、排列整齐,对维持角膜透明和相对脱水状态有极为重要作用。正常人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110岁最高,2050岁相对稳定,60岁后明显下降。一般认为维持正常角膜内皮屏障功能所需最低临界密度为700个/mm2。   二、角膜内皮细胞图象定性分析   1.内皮细胞形态正常的内皮细胞呈六边形,大小相等、均匀规则、边界清晰,细胞边界的交叉角为120°,随著年龄增长尤其在60岁以后或某些眼病时,可见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细胞平均面积增大。   2.内皮细胞边界正常角膜内皮细胞的边界呈清晰的暗的直线,有时也可见几个细胞出现双边,就是细胞边界线内又出现一条平行于边界的暗线,这可能是光学上的阴影现象,并无病理学意义。在正常状态下,由于细胞呈六边形镶嵌排列,细胞之间的连接呈均一状态,以三个相等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