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莲说》教学设计
袁明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说”的 特点。2、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二、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映衬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莲”这种事物还是比较熟悉的,文学作品中读到的,因此,对“莲”的外在形象的把握不是很难,再加上本文提供的插图,文字资料,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并且阅读后肯定有独到的体验,可引导他们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
学生准备:①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了解“说”这一文体特点。②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美丽的图片让人们赏心悦目,同时也让古今文人争相咏诵,一首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让无数人陶醉。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题解
1.走进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理学鼻祖,道州营道人,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解读背景:《爱莲说》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为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为人正直,敢于主持正义,不贪图荣华富贵。晚年在故乡庐山莲花峰下建舍讲学。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边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过处,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清洁,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至今,江西省星子县还有莲池遗址。
3.“说”:是古代一种文体,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
归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三、再读课文,小组交流,研读赏析
1、作者如此爱莲,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他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1)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庄重);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2)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比喻君子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3)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总结: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咏志。作者通过对莲的外在姿态的描绘与赞美,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或:
“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不媚于世;“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性格正直,纯正无邪;“香远益清”比喻君子美德布于四方,声名远扬;“亭亭净植”一句比喻君子卓然挺立,坚守节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句比喻君子端庄严肃,被人敬仰。?
2.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个长句呢?
敬佩、赞美之情。
3. 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明确] 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4.作者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菊之爱”和“牡丹之爱”又有什么内涵?
(1)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我们学过陶渊明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小结: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问题:作者为什么把菊称为隐逸者?陶渊明为何对菊情有独钟?
菊是隐逸者,菊花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而在群花凋落的秋季独吐幽香,它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它是花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送教上门家长协议书.doc VIP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013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第十三章.pptx VIP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012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第十二章.pptx VIP
- 零碳工厂评价团体标准.pptx VIP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011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第十一章.pptx VIP
- 电工电子技术(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010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第十章.pptx VIP
- 醇醚制烯烃中的催化剂(MTO-MTP).ppt VIP
- 辉瑞生物医药研发管线2025年罕见病治疗药物研发动态报告.docx
- 施工组织设计会签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