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药物设计与开发前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药物设计与开发前沿.ppt

(二)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1.一般毒理学试验 全身性用药毒性试验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 多次给药毒性试验(亦称长期毒性试验) 局部用药毒性试验 过敏性试验 2. 新药特殊毒性试验 遗传毒理学试验 生殖毒性试验 致癌试验 三、临床前药学研究 药学评价主要工作应在临床前进行,全面开展原料药和制剂的实验室研究,完成新药临床试验所需要的药学方面的工作,为Ⅰ期临床评价做好准备。 (一)原料药研究 1. 原料药药学研究的目的 完成药物合成小试研究,进行实验室批量制备,积累充分实验数据,为过渡到中试生产准备资料 提供临床前生物学评价、制剂和分析研究所需要原料药 从实验室批量制备的合格样品中,随机留样3—5批,进行稳定性试验,包括长期留样观察和加速试验 新药系统分析研究,包括测定各种理化性质、鉴别试验、纯度分析、含量测定和杂质检查等,还有对主要杂质进行分离、鉴定并测定其含量 制订临床研究用新药质量标准草案,提供I期临床评价用原料药。 2. 原料药药学研究的具体研究内容 化学原料药制备工艺研究 化学结构确证 理化性质 分析鉴别 质量控制 药物稳定性研究 (二)制剂研究 1.制剂研究的目的 确定剂型 建立主药含量测定方法 根据剂型特点和原料药理化性质、选好适宜包装材料,制成上市包装样品 开展制剂生物利用度或体外溶出度研究 制订临床研究用药制剂质量标准草案,提供合格人用制剂,供I期临床评价 2.制剂研究的具体内容 剂型设计 药物制剂的处方工艺设计 质量标准研究 稳定性研究 四、药物临床研究 在新药研究开发的最后阶段,药物的临床评价研究肩负着在健康受试者和病人评价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使命,对药物能否生产上市有重要的作用。一种新药从正式进入开发计划到完成研究上市,一般需要7~10年的时间,去中大部分时间花在临床评价上,临床费用数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时间和金钱足以反映临床研究的重要和艰巨。 (一)新药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 1.法规原则 2.医学伦理原则 3.试验设计原则 4.研究道德原则 5.统计分析原则 (二) 新药临床研究 在大多数国家,新药临床试验分为四期,并对每期临床实验提出了基本的原则和技术要求。 Ⅰ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试验: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Ⅲ期临床试验: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应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有效性、安全性。 Ⅳ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注意罕见不良应)。 (三)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 GCP是国际公认的临床试验标准,它从申办者、研究者、受试者、管理者的各自责任以及相关关系和工作程序等内容,规范以人体为对象的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进行和总结,以确保临床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符合医学伦理道德标准。 随着化学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免疫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药理毒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药理学等学科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临床候选药物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也不断优化,其目的在于加速提高药物评价的准确性,同时也致力于提高候选化合物的新药命中率。 因此临床候选药物的开发涉及到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1、采用生物电子等排体进行替换 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最外层的电子数目相等,它们的理化性质亦相似。这一关系被扩大到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离子或基团,被称作电子等排体。 外层电子数 4 5 6 7 N+ P S Cl P+ As Se Br S+ Sb Te I 在半合成抗生素中,环内等价电子等排体(噻吩环、噻唑环、四氮唑环)的并相互替代应用的较多。 利用生物电子电子等排体对先导化合物中的某一个基团逐个进行替换得到一系列的新化合物,是药物化学家设计研究药物的经典方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药理筛选,可能得到比先导化合物更优的化合物或药物。 2、前药设计 药物经过化学结构修饰后得到的化合物,在体外没有或很少有活性,但在生物体或人体内通过酶的作用又转化为原来的药物而发挥药效时,则称原来的药物为母体药物(Parent Drug),修饰后得到的化合物为前体药物,简称前药(Prodrug)。 概括起来前药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⑴ 增加药物的代谢稳定性。 ⑵ 干扰转运特点,使药物定向靶细胞,提高作用选择性。 ⑶ 消除药物的副作用或毒性以及不适气味。 ⑷ 改变溶解度以适应剂型的需要。 如羧苄青霉素口服时对胃酸不稳定,易被分解失效。将其侧链上的羧基酯化为茚满酯则对酸稳定,可供口服,吸收得以改善。 雌二醇等天然雌激素在体内迅速代谢,作用时间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