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ubisco编码基因探究稻属BBCC基因组四倍体的核质互作-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VIP

利用Rubisco编码基因探究稻属BBCC基因组四倍体的核质互作-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摘 要 核质互作,即细胞质基因组(通常指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和细胞核基因组之间的相 互协作。通常被认为是真核生物塑造多样表型、提高生存竞争力和繁殖适度等的有效手段。 Rubisco 位于叶绿体的基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蛋白质,作用是固定 CO2、参与光呼 吸代谢途径和参与氮素循环。Rubisco 由八个大亚基和八个小亚基组成。大亚基(LSU)由 叶绿体基因 rbcL 编码,小亚基(SSU)由细胞核中的多基因家族 rbcS 编码。本研究以 Rubisco 为例,探讨了稻属 3 个具有 BBCC 物种基因组四倍体(Oryza malampuzhaensisryza、O. minuta 和 O. punctata)的核质互作特点和进化规律,其研究结果如下: 一、利用 rbcL 和 rbcS 的 DNA 和 CDS 序列的直接比对,发现三个四倍体物种中 rbcL 只有一种拷贝且维持母系类型不变,而 rbcS 基因由 5 个基因分别编码,且全部发生倍增, 即来自双亲 B、C 基因组的 10 个拷贝在进化过程中没有发生丢失,同时被保留下来。 二、蛋白三维结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拷贝类型基因编码蛋白的互作表面并不相同,分 析其原因是由于不同基因组间的氨基酸差异造成的。酵母双杂交的蛋白体外互作表明, 在这些稻属四倍体中,rbcL 和 rbcS 基因家族各成员倍增组分编码蛋白的互作强度大多具 有显著性差异。除了四倍体 O. punctata 中 rbcS2 编码蛋白稍有不同之外,整体上来看,三 个四倍体物种中 rbcS 的父本拷贝类型较其母本拷贝类型编码的蛋白与其母本的 rbcL 编码 蛋白在体外的互作强度更高,显示了蛋白体外亲和度更倾向蛋白结构本身而与不同的细胞 质环境无关。 三、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 对二倍体和四倍体中 rbcL 和 rbcS 的表达进行研究,发现 在四倍体中,核 rbcS 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以及每个成员的双亲倍增组分均存在偏差表达, 其优势表达的基因成员及不同亲本拷贝类型在不同物种的不同组织、器官和发育阶段均没 有一致性的规律。 四、通过定量分析暗处理和光恢复后 O. punctata-BB 二倍体内 rbcL 和 5 个 rbcS 基因 的表达水平,发现这些基因对光照时间敏感。 五、我们对野生稻 B、C 基因组的二倍体、四倍体 rbcS1 序列分析结果来看,在转运 肽区段均出现不同位置的碱基缺失,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可以验证 rbcL 和 rbcS1 之间可以 互作,蛋白三维软件显示 rbcS1 和 rbcS2-5 基本三维结构相似,但其蛋白表面差异很大。 关键词:稻属;异源四倍体; rbcL;rbcS;荧光定量;BBCC 基因组;酵母双杂交;蛋白互 作;表达差异 I Abstract Cytonuclear Interaction, namel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ytoplasmic genome (usually refers to the chloroplast and mitochondrial genomes) and nuclear genome, had been considered as an effective mean for eukaryotes that could produce diverse phenotypes,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Rubisco located in chloroplasts stroma is the most abundant protein on Earth with the functions of stabilizing CO2, involving in light respiratory metabolic pathways and nitrogen cycling and participation. Rubisco consists of 8 large and 8 small subunits. The large subunit (LSU) was coded by the chloroplast rbcL gene, and the small subunit (SSU) was coded by the nucleus rbcS multigene family. Here, using the Rubisco as an example, we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ytonuclear interaction and ev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