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寄生虫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 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猫的粪便,或深埋或发酵处理 注意饮食卫生,猫食都应煮熟杀菌后饲喂,尤其是怀疑患病动物的肉品用作饲料时,更应慎重,以免感染 防止犬猫捕食啮齿类动物 隔离可疑病猫,及时治疗 人弓形虫感染的途径 主要途径有3种 是误食弓形虫卵囊,包括虫卵污染的食品、饮水,与感染弓形虫的猫亲密接触 食用生的或没有煮熟的含弓形虫包囊的动物肉 感染弓形虫的母亲通过胎盘传染给婴儿。人感染弓形虫后,多数是没有症状的带虫者,少数发病。妇女妊娠期感染弓形虫,常引起流产或产畸形儿。 人和多种动物共患 寄生于猪、牛、羊、犬、猫和其他多种动物及人。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犬、猫多为隐性感染,但有时也可引起发病。主要侵害呼吸和神经系统。 讨论本话题的由来 城里人带着爱犬/猫到医院排查弓形虫 为了下一代,遗弃犬/猫 农民对此无动于衷 对动物的危害 猪、牛、羊、犬、猫和其他多种动物包括禽类均易感。主要侵害呼吸和神经系统。 对猪可引起成批死亡,过去一度报道的“无名高热”,怀孕母猪流产 绵羊往往流产 犬、猫多为隐性感染,但有时也可引起发病 成年猫狗的和人一样,即使感染了也很少发病。 幼年动物相对易感,有急性感染而死亡的情况。 症状多样无特异性,如发热、食欲不振、腹泻、呕吐、肺炎、黄疸、痉挛等。 如果在妊娠期感染,同样可引起流产和死产。 各种动物弓形虫感染率 猪的感染率3.32% ~66.39% 牛的感染率2.4l%~67.46% 羊的感染率27.5%~33.33% 犬的感染率0.66%~40% 猫的感染率14.06%~78%。 猫弓形虫的感染状况 2004年Salant H等对猫弓形虫调查发现阳性率为30.0%。 2006年于咏兰等应用ELASA和乳胶凝集试验对128只猫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4.06%。 犬弓形虫的感染状况 1910年,意大利首先报告犬弓形虫病;1911年美国病猎狗中首次分离出弓形虫 1979年崔君兆等在我国首次报道了用IHA法检测广西狗阳性率为17.0% 1985年刘国栋用补体结合试验调查辽宁狗阳性率为46.67% 1994年吕元聪对犬弓形虫病流行病学监测,阳性率分别为云南14.37%,福建12.67%,广西6.96%,四川5.47%,浙江4.76%,黑龙江1.75%。 2006年于咏兰等对北京地区的犬进行弓形虫调查,阳性率为13.21%。 2007年张端秀等对广东地区的犬进行弓形虫血清学调查,阳性率为0.66%。 弓形虫对人的危害 人妊娠早期胎儿感染后可导致流产或畸形,怀孕后期感染可致早产或死产。 易在免疫功能薄弱的器官组织如脑、眼等部位形成包囊,机体内脑组织的包囊数可占包囊总数的57.8%~86.4% 发生癫痫,甚至有生命危险 眼部疾患 智力低下、精神分裂等 爱滋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 幼儿感染时可能会产生非特异性的各种症状,如发热、腹泻、呕吐等。 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 英、美调查成人感染率一般约为16-40%,有的达70% 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调查的成人感染率为50-80%,法国人高达90% 我国人群弓形虫感染率在0.09%~34%,1985-1990年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大都在10%以下 弓形虫感染人的主要途径是人通过食用被弓形虫包囊或卵囊污染的生食或半生食品。 徐祥珍(2006)等报道,江苏省居民食生肉或蛋者弓形虫感染率12.05%,不食生肉或蛋者弓形虫感染率6.58% 苑文英(2007)报道,保定地区居民不食生肉人群的阳性率最低1.08%,偶尔食生肉的阳性率2.46%,多量反复食生肉的阳性率最高18.94%。 与饮食的关系 职业分布 弓形虫病具有一定职业分布特点。 2005~2008年国内人群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兽医、屠宰工人、挤奶工人、半农半牧及饲养员等职业的人群感染率较高 可能与动物接触比较密切,增加了感染的机率 这些高危人群需根据职业特点加强个人防护,定期检查,及时采取措施。 弓形虫是如何感染宿主的? 弓形虫的五个不同的发育阶段 滋养体(包括速殖子和缓殖子) 包囊 裂殖体 配子体 卵囊 具有感染能力滋养体,包囊和卵囊 假包囊 弓形虫在其全部生活史中可出现数种不同的形态。 滋养体(trophozoites):呈月牙形,大小为4-7*2-4um,一端稍尖,一端钝圆,中央有核靠近钝端。按照繁殖速度可以分为速殖子(tachyzoites)和缓殖子(brandyzoites) 右上1/4图中央,见2个虫体;右下1/4图中央,见1个虫体;左侧上下两图中央见集群的虫体 包囊(cyst):当机体免疫力增强时,速殖子分裂受到一定限制,在某些免疫力低下的器官中,如脑、眼、骨骼肌等部位的有核细胞中速殖子分裂缓慢,变为缓殖子(brandyzoites),整个群体分泌囊壁,形成包囊。包囊内缓殖子的数目为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