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脑神经疾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脑神经疾病 一.三叉神经痛 (trigeminal neuralgia) 病因与病理 病因不清,可能致病因子使三叉神经脱髓鞘产生异位冲动或伪突触传递所致。过去认为原发性无特殊病理改变,近年对该类病人进行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活检发现神经节内节细胞消失,神经纤维脱髓鞘或髓鞘增厚,轴突变细或消失; 或部分颅后窝小的异常血管团压迫三叉神经根或延髓外侧面,手术解除压迫后可治愈。 临床表现 1、年龄和性别:中老年人多发,40岁以上占70%~80%,女约为男性的2~3倍; 2、疼痛区域:疼痛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的一支或两支,以第二、三支最多见,三支同时受累者罕见,大多为单侧。 3、表现:短暂的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的剧烈疼痛,每次数秒至1-2分钟,突发突止,通常无预兆,间歇期完全正常;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疼痛部位、性质、面部扳机点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诊断不难。 2.鉴别诊断: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2)牙痛 (3)舌咽神经痛 (4)蝶腭神经痛 (5)鼻窦炎 (6)非典型面痛 (7)颞颌关节病 (1)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底肿瘤可出现,表现面部持续疼痛和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等,常合并其他脑神经麻痹;年轻患者的典型三叉神经痛,特别是双侧性应高度怀疑MS; (2)牙痛: ①拔牙后仍疼痛不止才确诊。 ②牙痛呈持续性钝痛,局限于牙跟部,因进食冷、热食物而加剧。 ③ 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3)舌咽神经痛 ①局限于舌咽神经分布区的发作性剧痛,与三叉神经痛相似。 ②每次持续数秒至1分钟; ③疼痛位于扁桃体、舌咽、耳道深部。吞咽、讲话、呵欠、咳嗽常可诱发 ④检查咽喉、舌根和扁桃钵窝可有疼痛触发点,地卡因涂于患侧扁桃体相咽部可暂时阻止发作。 (4)蝶腭神经痛 ①较少见的面部神经痛,②烧灼样、刀割样,③分布于鼻根后方、颧部、上颌、上腭及牙龈部,常累及同侧眼眶部,疼痛向额、颞、枕和耳部等处放散,病侧鼻粘膜宽血、鼻塞、流泪;④每日发作数次至数十次,每次数分钟至数小时,无扳机点。 (5)鼻窦炎:局部持续性钝痛,有局部压痛、发熟、流脓涕、白细胞高表现,鼻腔检查及X线摄片可确诊。 (6)非典型面痛:发生于抑郁症及人格障碍的人,部位模糊不定,深在、弥散、不易定位,常双侧,无触痛点。情绪是疼痛加重的唯一因素。 (7)颞颌关节病:咀嚼时痛,局部压痛。 右侧颅底三叉神经瘤。CT平扫示右侧岩骨两旁哑铃形低密度肿块,右侧岩骨尖破坏(黑箭头)。 右侧颅底三叉神经瘤(同上CT病例)。MR示右侧骑跨中后颅窝肿物,以后颅窝为主,第四脑室受压变形。T1加权为低信号(左图),T2加权为高信号(中图),增强(右图)呈不规则不均匀强化。 四、治 疗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治疗。有人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周围性癫癎样放电,可选用抗癎药物治疗。 1.抗癎药物 ①卡马西平首选,首次0.1g,2次/d,以后每日增加0.1g,直至有效,最大剂量为1.O~1.2g/d;痛止后渐减量,找出最小有效维持量,一般为0.6~0.8g/d;有效率约70%,孕妇忌用 ②苯妥英钠(Phenitoin)每次0.1g,3次/d口服,如无效可每日加量0.05g,数日后加至0.6g/d,或冬眠灵、苯巴比妥、利眠宁等。约50%病例有效; ③氯硝西泮 以上两药无效时可试用,6~8mg/d,40%~50%能完全控制,25%明显缓解;副作用有嗜睡及步态不稳。老年偶见短暂性精神错乱。停药后消失。 (2)氯苯氨丁酸(baclofen)起始剂量5mg口服,3次/d,常用剂量30~40mg/d,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和嗜睡等,约30%不能耐受副作用。 (3)维生素B12大剂量维生素B12可能缓解疼痛,机制不清。每次1000~3000μg,肌肉注射,每周2~3次,连用4~8周为1疗程;通常无副作用,偶有一过性头晕、全身瘙痒及复视等。 2、封闭疗法 服药无效者用无水酒精或甘油封闭神经分支或半屈神经节。使其破坏。注射区面部感觉缺失。但可获得止痛效果. 3、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 X线下或经CT导向将射频电极针插人半月神经节,通电加热至65~75℃,维持1分钟。可选择性破坏节后无髓鞘的传导痛温觉的Aδ细纤维,保留有髓鞘的传导触觉的Aα,β粗纤维,疗效90%。可有面部感觉异常、角膜炎、咀嚼无力、复视和带状疱疹等并发症。长期随访复发率为21%~28%,但重复应用仍有效。 4、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从止痛效果看为目前的首选;近年较推崇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暴露脑桥人口处的三叉神经感觉根及压迫该处神经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