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空间视角下的同城化演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特征1
陈霈,黄亚平
摘要: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加强了区域内城市间的影响与交流,与此同时,许多大城市逐渐迈入都市区化发
展阶段,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与日俱增。在这种区域与城市双转型的态势下, “同城化”已成为近十年来的
新型城市功能区。与大多数区域与城市理论不同,同城化起源于中国,且实践先于理论。因此,西方发达
国家和本土学术界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未能有效地指导同城化战略实践。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同城化的
相关理论和实践,对同城化进行概念阐述。然后,通过社会统计数据与卫星影像数据,研究同城化的演化
过程特征与空间格局特征。最后,在此基础上挖掘同城化的实际启动 “时间点”,并分析空间格局形成的
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能促进城乡区域结构理论的发展,指导同城化实践的发展和建设。
关键词:同城化,演化,空间格局,时间点
1 引言
“同城化”的出现标志着区域与城市双转型态势下,我国多处已产生这种新型的城市功
能地域 (胡序威,2003)。然而,同城化既不是简单的政府间合并,也并非 “以柔代刚”的
毗邻城市组合,而是通过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行政壁垒,让要素和资源在区域内两个或多个
城市间自由流动,并且得到更加优化的配置,使这若干个城市经济社会更紧密融合,形成优
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双赢效应 (谢俊贵,等,2009)。一方面,同城化战略可以促进城市间
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城市竞争力:另一方面,同城化战略是当今地方政府应对
同等级别行政区划调整手段失效的创新治理手段。然而,既有的区域和城市空间解析理论,
对于同城化地区缺乏针对性:相对于单个城市的空间形成机理,同城化地区明显更为复杂;
相对于城市群的空间形成机理,同城化又存在由于更为紧凑的城市间关系带来的空间组织的
不一样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曾群华,2011)。
本文分析并总结同城化演化过程中的特征与空间格局特征,并探讨同城化的实际启动
“时间点”与空间格局特征的影响因素,以弥补既有研究与实践之不足。
2 相关研究回顾
同城化首次作为一种区域发展策略和发展目标正式出现在政府规划文件,是2006年发布
的 《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当中提出要打造深圳与香港地区的同城化发展态势。学术2
界对同城化的概念理解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侧重于关注空间协同与设施共享等硬件层面的
同城化措施;如今拓展至政策互通与文化认同等软件层面的同城化要求,即营造出相邻城市
的居民拥有仿佛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心理感受与社会体验 (谢俊贵,等,2009) (图1)。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项目批准号51538004)
2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的决议[N]. 深圳特区报,2006-07-27(A05).
综合各领域不同学者对同城化的定义,同城化主要离不开几个基本特征:地域相邻、产业互
补、经济相连、区域认同 (徐琴,2002;曹传新,2004)。同城化即是通过相邻城市之间的
行政壁垒逐步淡化,政策保障、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等进行共享发展,区域交流更加频繁,
资源要素更优化配置,从而达到产业定位、城市发展、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各方面形成高
度协调统一,使居民弱化固有的原有属地单一化的观念,共享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从现
实上形成融合化发展的局面。
图1 同城化概念理解的演化示意图
国外并未出现与同城化相对应的学术名词,与之相关的概念诸如以下。美国在1910年提
出“大都市地区”的概念 (陈慢莎,2007),日本在1954年提出“标准城市地区” (富田和
晓,2002),并对其作出了详细的界定标准。与此类似的,加拿大称作 “国情调查大都市区
(Census Metropolitan Area,CMA)”,英国称作 “标准大都市劳动市场 (Standard
Metropolitan Labor Area,SMLA)”,澳大利亚称作 “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 (CEUD)”,瑞
典称作 “劳动-市场区” (曲凌雁,2000)。虽然称呼不相同,界定指标不外乎三大类:中
心城市人口规模、通勤率和人口就业情况。
3 研究对象、数据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中国已出现的同城化战略实施地区,共有13个:长株潭、西咸、广佛、
乌昌、郑汴、深港、沈抚、太晋、宁镇扬、深惠、厦漳泉、武鄂、成德。根据研究目的不同,
分为全样本与子样本:全样本即为上述14个同城化地区;子样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职住平衡的山地城镇产业空间结构研究.pdf
- 基于资产体系构建的山溪簇群型乡村规划探索——以杭州市建德市团结村为例.pdf
-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的城市竞争力分析 ——以中原城市群为例.pdf
- 基于资源评价的西南山地特色小城镇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以重庆大昌镇为例.pdf
- 集聚型与分散型乡村排水设施规划策略研究——以连州市乡村为例.pdf
-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民生的影响.pdf
- 集中型和分散性村庄“有限干预”规划方法的比较研究 ——以连州市大营村和田心村为例.pdf
- 技术逻辑与利益博弈:跨界协同规划要“两条腿走路”.pdf
- 济南市保障性住房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pdf
- 济南市乡镇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pdf
- 控规层面小城镇镇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pdf
- 快速发展地区跨镇域空间整合的协同机制与规划响应——以肥城市汶边安板块为例.docx.pdf
- 昆明城市住宅空间与价值分布的环境偏好——基于安居客房网大数据的研究.pdf
- 老年步行特征视角下社区环境规划策略研究.pdf
- 老年人对住区空间活力感知的环境因素探析.pdf
- 辽阳县草莓特色小镇第六产业规划策略研究.pdf
- 邻里交往模式视角下新旧社区更新提质路径 ——基于南京梅园新村和碧瑶花园的比较研究.pdf
- 临空型总部商务区的发展特征与规划策略——以广州空港总部经济区为例.pdf
- 流动空间语境下的城镇体系规划再思考.pdf
- 流空间视角下的区域空间结构研究 ——以中原城市群为例.pdf
最近下载
- 4.3免疫失调课件(共36张PPT)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VIP
- 新解读《JB_T 8446 - 2013隐极式同步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测定方法》最新解读.docx VIP
- 一种基于伯努利吸附原理的爬壁检测机器人.pdf VIP
- ZEEKR知识自测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徐宁金枪手人物介绍水浒传.pptx VIP
- 2025年CSP-S初赛真题(文末附答案).pdf VIP
- 江苏开放大学设计思维与创意设计创意元素训练.doc VIP
- (2024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doc
-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历年真题.pdf VIP
- 制冷用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管束换热优化研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