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编 宋金元文学批评;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发展到宋金元时期,发生了由前期形态向后期形态转换的重要变化。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衰微的时期,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也得风气之先,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初期阶段。宋初统治者为避免晚唐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局面重新出现,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治国方针,进一步扩大了科举选士的规模。隋唐以来的大一统封建帝国建立了科举制,注重吸收基层的地主阶级文人进入上层统治集团,宋代科举制度更加趋于平民化,士人人数更多,所受殊荣远甚于隋唐。唐宋士人的利益已与封建统治凝结成一体,因而他们对社稷、对社会有执著的责任感与忧患意识,;宋代是一个积弱积贫的封建王朝,各种社会矛盾异常激烈与尖锐,许多文人跻身官宦行列,却遭受残酷的迫害与打击,内心倍感苦闷悲凉,老庄的人生理想与审美理想也就渗入他们的心灵世界,对天道人事展开深邃的思索。宋人崇尚理性,对政治、社会文化、哲学、艺术的探讨不满足于一般的现象描述,这是一种普遍的风气,也是继魏晋玄学本体论之后又一次理性精神的弘扬。;宋人的好议论正是其思辨哲学发达的表征,这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积淀的。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至宋代已经留下了足供思考的历史兴废、人物思想,另一方面是宋代的忧患以及文人自身的经历与反思精神使然。黑格尔认为反思的时代是人类自我意识成熟的象征,宋代正是中华民族思维精神全面进行反思的时代。两宋时代的程朱陆王等理学家精心构筑了一套理论,将先秦道家重自然天道与儒家尚礼教人道的思想路数互相调和,意欲将儒家的社会伦理上升到道家的天道理式高度,以求得合法性的本体论依据。理学家在社会人事上主张除去人欲,与理合一,这种思想也影响到文学批评。;朱熹有意识地重新注释与整理的《诗经》和《楚辞》,便贯穿着这一思想。南宋王柏曾经说过:“‘文以气为主’,古有是言也。‘文以理为主’,近世儒者尝言之。”(《鲁斋王文宪公文集·题碧霞山人王公文集后》)“文以气为主”是三国时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学观点,曹氏父子与建安文人崇尚的是一种阳刚之气,是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在文学领域中的表现。而“以理为文”则是以平淡自然的美来充实文学,表现宇宙与社会中的哲理之美。以理为文,特别是以理入诗产生了许多流弊,南宋的严羽曾在《沧浪诗话》中对此痛加诋诃。但以理为文的追求推动了以淡远和谐为美的时尚的形成。所以尽管宋代苏轼、梅尧臣等人的美学旨趣与理学家的美学追求尖锐对立,但在推崇冲和淡远的审美理想上却是有一致之处的。;宋代文艺批评议论的重点,已从一般的讨论情物、构思和风格问题转到探讨趣味与境界问题上,黄休复的逸品说、苏轼的情性自由说、严羽《沧浪诗话》的“兴趣说”就是理论代表, 北宋开始的进士考试与录用规模扩大,世俗地主阶级人士日益成为精神生活的主流。他们的审美趣味与唐代相比,更加世俗化,在品位上以士大夫的淡然超远的逸品作为旨趣,代替了唐代的神品。以欧阳修《六一诗话》为代表的诗话批评表现出文学批评从哲理走向感受。宋代文艺批评的这些特点,开创了元明清文艺生活与文艺批评的市民化与世俗化倾向。;从宋代文学批评的流派来说,北宋初年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文学家一改晚唐五代的淫靡文??,再度兴起诗文革新的文学运动,为宋代文学创作与批评打下良好的基础。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追求创作自由,理学家的文论鼓吹以理抑情,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文人则强调向古人学习,讲究法度与才学,王安石则从政治家的角度鼓吹文学必须与政教法令相配合。特别是严羽的《沧浪诗话》,在国运危难之际,弘扬盛唐之音,意在激励士人精神。;金元时代的文学批评主要是在承绪两宋文学批评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当时深重的民族危机与异族统治的压制,金元时代的文学批评表现出浓烈的忧患意识,形成了元好问的文学批评思想,在中国后期文学批评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