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艾略特与 《荒原》;1.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与 《荒原》研究; 在艾略特看来:“艺术家必须忠实、听命于身外的某种东西,为之放弃自己,牺牲自己,以便为自己获得独一无二的地位。”;“诗人的头脑实际上就是一个捕捉、储藏无数感觉、词句、意象的容器,这些感觉、词句、意象等储藏在大脑中直到能够形成新化合物的所有元素到齐为止。”
“诗人没有个性需要表现,诗人仅仅是一种特殊的媒介,通过这个媒介,种种印象、经验以种种特别的、意想不到的方式结合起来。”
; ○ 在此基础上,艾略特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诗歌批评理论:
○ 诗歌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它所包含的感情和见解不同于作者的感情和见解。
○ 评论家评论诗歌作品,只能就文本谈文本,有什么疑难问题,不能到诗人的生平当中寻找答案。
;艾略特声言:“一首诗在某种意义上有它自己的生命;它的各部分所形成的事物,完全不同于秩序井然的传记资料的主体;从诗里所产生的感觉、情感或想象,是不同于诗人头脑里的感觉、情感或想象的某种东西的。”
;○对于《荒原》的研究;○ 直到60 年代,艾略特的批评理论开始受到理论界的质疑,批评界对于 《荒原》等艾略特作品的研究也随之开始逐渐摆脱艾略特批评理论的束缚;随着《荒原》原稿的发表,艾略特的生平遭遇连同他创作时的精神状态才开始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如《艾略特的早年生涯》,《T.S. 艾略特》《艾略特的新生》等
;○ 现代心理学证明,创作者的心理状态、思想观念与文学作品的主旨倾向乃至文本的结构状况不可能不发生关系;文学作品源自作者的心灵,它也只能是作者心灵的反映。
作家进行创作,意识与无意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化”决定了诗歌的选材取向、基本思想及情感走向,而 “非个人化”则决定了诗歌的材料处理方式以及语言的运用、结构的创造。
;2.细读《荒原》——叙事线索、表意结构及主题; ○ 这片土地的命运与渔王的身体状况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当渔王因伤残失去了生殖能力的时候,这片土地便遭到了诅咒,
大地龟裂,草木枯萎,牲畜也不繁衍,这里成了一片荒原。唯
一的解救之法便是由一位年轻的骑士佩带利剑到凶险的教堂去寻找
圣杯;只有找到了圣杯,获得了关于圣杯仪式问题的答案,渔王的
身体才能康复,荒原才能重获生机。 《从祭仪到传奇》
; ○ 古代埃及及东地中海地区的人民存有丰年神祭祀的习俗。人们每年夏季将丰年神像埋入地下或吊在树上,又或者浸入水中,为其复活做准备,希望它能在来年为世间带来无限生机。《金枝》; ○“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人子啊,你要面向以色列的众山说预言。......‘我必伸手攻击他们,使他们的地从旷野到第伯拉他一 切住处极其荒凉。” 《以西结书》第六章
;○ 《荒原》的主题
题词写的是女先知西比尔与孩子们的对话:
在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曾答应西比尔,可以给她一件她想要的东西,西比尔要了一把尘土数量岁月的生命。但是西比尔犯了一个错误,她忘了附带着索要另一样东西——青春。结果时间过去了几百年,西比尔衰老萎缩成了一个小绒球,随风飘动,痛苦异常,但她求死不得,只得躲在一只瓶子里。所以,当孩子们问她 “你想要什么”的时候,她的回答是 “我想死”。 而 “我想死”这句话也正概括了整个荒原人荒芜恐惧的精神状态。;○ 《荒原》采用梦幻文学形式:
《荒原》描述了叙事者游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而忽略了对游历过程这一线索的叙述、交代,所以这首诗才那么令人难以理解,甚至长期让人误解。
有的学者就认为 《荒原》一诗缺乏中心人物,而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 《荒原》缺乏连贯性、整体性,仅仅是用蒙太奇手法剪辑拼贴出来的碎片式图画。;○ 《荒原》选读;第2小部分,首先是引用 《旧约》中的典故描写荒原景象,并借用西比尔的典故向叙事者坦言:“我要给你看恐惧在一把尘土里。”诗歌紧接着就描述了一个失败的两性生活场景:男女之间不仅不能心心相印,甚至连最起码的语言沟通也已断绝——“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眼睛也看不清了,我既不是活的也不是死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 第3小部分,描述的是女相士索梭斯特里斯运用塔罗纸牌占卜的场景。《荒原》中的人物、事件,在索梭斯特里斯的纸牌占卜中基本上都一一出现。如被淹死的腓尼基水手,以及独眼商人、簇拥的人群等,而三根权杖的男人代表的是渔王,被吊死的人代表的则是丰年神。
; 在这一部分,艾略特还写了索梭斯特里斯的困惑———她参不破那张空纸牌的内涵,“找不到那被绞死的人”。实际上,这也是在写艾略特自己的困惑,因为艾略特自己也难以预见人类的未来,也难以确定荒原拯救的路径。; 第4小部分,写的是 “虚幻的”可怖的伦敦城。
“虚幻的城市,在冬天早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