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人类学角度浅议广西彩调继承与发展.docxVIP

从审美人类学角度浅议广西彩调继承与发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审美人类学角度浅议广西彩调继承与发 摘要:彩调是广西独有的一种地方戏曲种类。是在 广西民间小调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与生俱 来的乡土气息和平民化色彩,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存在,深受 广西乃至世界各族人民的喜爱。然而,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 民俗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彩调也没有摆脱 这种趋势。本文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提出对彩调的继承和发 展,既要探索它内在的审美内涵,又要注重探索它与其他意 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彩调;审美人类学;艺术审美价值;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14) 15-0145-02 彩调是广西独有的一种地方戏曲种类。是在广西民间小 调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与生俱来的乡土气 息和平民化色彩,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存在,深受广西乃至世 界各族人民的喜爱。然而,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民俗所赖 以生存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彩调也没有摆脱这种趋 势,尤其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数码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 发展,民众的审美趣味也发生了变化,彩调在快速变化的市 场环境下,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境地。知道彩调的人越来越少, 彩调团体和剧团也相继解散,业余彩调团体也举步维艰,彩 调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 实施的中国民间遗产文化抢救工程于2002年启动,开展了 史无前例的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彩调也于2006年被列入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然而,这只是对彩调文化传承发展 的第一步。 审美人类学是“将美置于具体的文化语境中考察审美 现象与其他意识形态的联系和特殊之处;以文化人类学的田 野调查、比较研究、整体研究、深入阐释文化细节的研究方 法为主,广泛吸收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将美学从传统 的单纯抽象思辨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将彩调作为一种非物 质文化遗产来进行传承和发展,不仅要探析它内在的审美内 涵,还要从它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来对它进行合理分析,使之 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是采用审美人类学的视角从 彩调的艺术审美价值及彩调的发展历史两方面来浅谈彩调 的继承和发展。 一、彩调的艺术审美价值 彩调广泛流行于桂林、柳州及白色、南宁等地,从清代 开始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彩调在桂林一带称为 “彩灯”、“彩调”或是“唱灯”,属于灯戏系统,多称于 桂北地区;柳州、河池一带叫“采茶戏”、“调子戏”;百 色及南宁地区则称为咿骑嗨”大采茶”等。1955年以后 统一定名为“彩调”。彩调的内容主要为表现农民的日常生 活,多使用桂柳方言进行演出,用词通俗易懂,表演形式幽 默活泼,十分贴近生活,被称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 种”。 彩调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剧目、表演和音乐方面。是 一种以唱、念、做、打(舞)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艺术。 (一) 彩调剧目的结构颇具特色,包括调头和调肚。调 头是指彩调的开头部分,具有极强的趣味性;调肚是彩调的 中间部分,可塑性非常大。且彩调的唱词极为丰富,形式多 样,包括四字句” “五字句” “七字句” “八字句” “十 字句”和“混合句”,句式长短不一,易于加上衬字来强调 人物的语气和情绪,例如在演出中人物每唱完一段词总会在 后面加上一句“咿?哪荷了嘿”,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 绪。唱词通俗易懂,口语化明显,生活色彩浓郁,从而使彩 调的演出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彩调属于民间小调,其行当包括“三小”,也就 是小生、小旦、小丑,彩调不同的行当,在表演上各具特色, 其中最能代表彩调剧种特色的就是丑角。丑角和旦角在步 法、转身、亮相等方面十分有特色,像丑角步法就分矮桩、 中桩、高桩和高低桩四大类,包括“蹩脚步”、“扭丝步”、 “蹬踢步”、“试探步”等,表演人物十分生动鲜活。扇子、 手帕、彩带是彩调表演的三件宝。其中扇子是最主要的一件 表演工具,扇花的舞姿也有数十种之多,如圆球扇、蝴蝶扇、 高低扇、遮羞扇等,表演中可将扇子当做扫帚、雨伞、划桨、 撑蒿、刀枪等,是彩调戏中的必备道具。扇子在彩调中起到 了非常大的作用,它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日常行为动作,也 可以用来表现人物之间的感情发展变化,且扇子花样繁多,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彩调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彩调的脸谱上。彩调的脸谱是 小丑化的“小花脸”一一白鼻子,或称粉鼻子。彩调的脸谱 是在鼻子上勾画出大自然的花卉和动物的形象,十分生动有 趣。如《阿三戏公爷》的小子阿三,是个聪明机智、活泼诙 谐性格的人物,他的脸谱便是蜻蜓脸,蜻蜓自由飞翔,生动 活泼,充满生命力;公爷是愚昧贪婪性格的任务,画的是蛤 蟆脸,满脸疙瘩丑陋无比;《隔河看亲》里贪财的知县,画 的是金元宝脸。这些人物的角色行当以及他们的性格特征, 通过脸谱便可以判断出来。 (三)彩调的音乐唱腔种类丰富,包括腔类、调类、板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