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盆地伊丹凸起双阳组成藏期探究.docxVIP

伊通盆地伊丹凸起双阳组成藏期探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伊通盆地伊丹凸起双阳组成藏期探究 摘要:为了确定伊丹凸起主要目的层双阳组的成藏期次, 本文利用伊69井双阳组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在埋藏史热 史恢复的基础上,根据化学动力学理论恢复双阳组的生烧 史,从坯源岩生痊史以及包裹体均一温度等方面,对伊丹凸 起双阳组成藏期加以判断,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Abstract : In order to determin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eriod of Shuangyang formation the target layer of Yidan Swe 11 in Yitong Basi n, we use the met hod of using the fluid inclusion test results of the Shuangyang Formation in Yi 69 Wells , the thermal history of the area was reconstructed? The hydrocarbons accumulation periods of the Yidan swell are further analyzed based on chemical kinetics , hydrocarbon generation histories and inclusi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it will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next exploration and deploration. 关键词:伊通盆地;伊丹凸起;成藏期;流体包裹体; 有机质生痊史 Key words: Yitong Basin; Yidan Swell; reservoir forming period; fluid inclusion; hydrocarbon genera ting history 中图分类号:TE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 (2012) 34-0110-02 0引言 伊丹凸起是伊通盆地勘探研究的一个盲区,对于该低勘 探领域的早期评价,只有弄清油气成藏期次和把握油气充注 的关键时刻,才能准确认识油气成藏过程,因此该地区成藏 期的确定对于成藏规律研究及下一步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 义。传统油气成藏期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圈闭形成时间法、饱 和压力-漏点压力法以及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等[2];这类方法 虽然简单易行,但每种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 众多方法中,同时运用生痊史分析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确定油 气成藏期次,是应用效果最好的分析手段,因为生烧史分析 的依据是只有油气大量的生成并排出烂源岩,油气藏才可能 形成。而流体包裹体分析的优点在于可以判别储层中是否来 过油气,什么时候来的,来的时候的成分以及规模等一系列 成藏问题,笔者通过确定圈闭形成时间,结合化学动力学法 计算有机质生痊史,并通过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等多种方法 对伊丹凸起双阳组的成藏期进行综合研究,把生油岩生坯和 储集层注炷两个油气成藏过程有机的联系一起,两种方法的 分析结果可以相互佐证,增强油气成藏研究的准确性,是准 确分析成藏期次的有效手段。 1区域地质背景 伊丹凸起位于伊通盆地西南,北临鹿乡断陷、南接莫里 青断陷。由于该地区基底隆起遭受剥蚀,局部存在重力异常 高现象。伊通盆地演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始新世早中期为盆 地形成和扩张期,发育双阳组、奢岭组地层,此时断陷格局 基本形成;始新世晚期盆地主要以热沉降为主,全盆地处于 较稳定的半深湖环境,沉积了一套全盆地可对比的泥岩地层 一永吉组;而从渐新世开始,盆地的格架发生强烈变化,伊 丹凸起快速发育;晚第三世开始后,伊丹凸起强烈抬升并向 西北推挤,地层处于强烈剥蚀状态。 2应用化学动力学研究源岩生痊史与成藏期 本次对生排炷史的研究采用的是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 化学动力学法。通过建立和标定有机质成油、成气和油成气 的动力学模型,结合源岩所经历的热史,从化学动力学的角 度对油气的生成过程进行定量评价。 2. 1样品与实验 此次实验选取了松辽盆地南部的榆深1井营城组(658m) 的暗色泥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该样品具有高有机质丰度 和低演化成熟度,是适合于进行各类热模拟实验的理想样 品。为了获取标定有机质成油、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所必 需的温度-产油率(产气率)关系曲线,设计分别开展了如 下实验。实验采用Rock-Eval-II型热解仪,分别以10、20、 30、40、50°C/min的升温速率将样品从200°C恒速升温至 600°C o实时记录产物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后经累加并做 归一化处理即可得到产痊率一温度关系曲线,用于标定有机 质生炷的化学动力学模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