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编辑 可编辑 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教研室 马秉亮 精神失常 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一类疾病的总称 包括: 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 抑郁症 (抗抑郁症药) 躁狂症 (抗躁狂症药) 焦虑症 (抗焦虑症药、苯二氮卓类) 发病机制 与脑内神经递质的异常有关: 1、精神分裂症:脑内DA功能增强、还可能与5-HT、α受体等有关 。 2、抑郁症:特定脑区或NE功能减弱。 3、躁狂症:特定脑区5-HT减弱的基础上NE增加。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思维、情感、行为异常 主要特征: “分裂”,感觉清晰而思维障碍 分型 Ⅰ型 阳性症状 (幻觉、妄想)为主 Ⅱ型 阴性状症 (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为主 发病机制 多巴胺功能亢进学说 脑内DA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1、中脑-边缘系统通路 与情绪行为有关 2、中脑-大脑皮质通路 与情绪行为有关 3、黑质—纹状体通路 与躯体运动有关 4、下丘脑—垂体通路 与内分泌有关 治疗药物分类 1、吩噻嗪类 2、丁酰苯类 3、硫杂蒽类 4、其他类 注: 本章述及药物大多对Ⅰ型治疗效果好,对Ⅱ型则效果较差甚至无效。 一、吩噻嗪类 氯丙嗪(冬眠灵) 第一代经典抗精神病药 体内过程 个体差异大,用药个体化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1)镇静、安定 机制: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外侧部位的a受体 2)抗精神病作用 机制:阻断 中脑—边缘系统通路的D2R 阻断 中脑—皮质通路的D2R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3)、镇吐作用 机制: 小剂量 阻断延髓化学催吐感受区的D2R 大剂量 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4)影响体温调节 机制: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特点:使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5)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2、自主神经系统 无治疗意义,表现为副作用 抗α受体——体位性低血压 抗M受体——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副作用 3、内分泌系统 无治疗意义,表现为副作用 机制:阻断下丘脑—垂体通路中的D2R → 内分泌紊乱 用途 1.治疗精神病 1)治疗Ⅰ型精神分裂症 轻p.o.,重i.m.,急i.v. 2)缓解躁狂症及其它精神病伴有的兴奋型表现 2、止吐 药源性呕吐、顽固性呃逆 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1)冬眠合剂(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2)配合物理降温 3)辅以其它有效的治疗措施 不良反应 1. 锥体外系反应: 发生率较高(30%),临床表现有四种: ①帕金森综合征; ②静坐不能; ③急性肌张力障碍; ④迟发性运动障碍 减少用量 或 中枢抗胆碱药(苯海索) 加大用量或抗多巴胺药 2、一般不良反应 1)、中枢抑制作用 2)、外周抗胆碱样副作用: 阻断M—受体的症状。 3)、心血管系反应: 阻断α受体,引起体位形低血压。 3、过敏反应 皮疹、皮炎,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造血系统过敏反应,偶见过敏性肝损害 4、内分泌紊乱 第二节 抗躁狂抑郁症药 一、抗燥狂症药 躁狂症典型表现: 情绪病态高涨、言语动作增多、思维活动加快 常用药: 碳酸锂 氯丙嗪 氟哌啶醇 二、抗抑郁症药 抑郁症典型表现: 情绪低落、言语动作减少、思维迟钝 常用抗抑郁药: 三环类化合物,代表药:丙米嗪 四环类化合物,代表药:马普替林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