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肾的生理功能 ● 排泄功能 ●内分泌 生成尿液排出代谢终末产物 维持人体渗透压 调节人体酸碱平衡(pH7.4) 调节血压——生成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 参与造血——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 参与骨代谢——促使维生素D活化 功能 ⊙中医学中之“肾”——先天之本 1. 贮藏精气,为人体生殖、造血、生长发育、防卫病邪的基础物质; 2. 平衡身体水液代谢,与膀胱合作排泄尿液; 3. 负责纳气,协调呼吸运动; 4. 主骨生髓,养脑益智; 5. 促进头发生长; 6. 肾气通耳,控制听力; 7. 控制二阴的开合 中医的肾与膀胱、骨髓、脑、头发、耳、二阴等构成。 2004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对205名医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慢性肾病患者首次就诊时GFR水平轻度异常者不到1/3,2/3以上的人肾功能已经明显不正常了,而1/4的患者病情已经发展到了尿毒症。?? 肾脏具有强大的储备功能,肾病开始时通常没有症状,当肾脏功能的破坏大于75%时,患者才会出现贫血、乏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高血压、口中有尿味、皮肤发暗和头发焦枯等。 肾衰病人易误诊、漏诊。患者出现胃口不好的看消化科,贫血的去血液科,头痛去神经科,视力下降去眼科,很少有人想到是肾脏出了毛病。等到肾内科就诊时,肾脏剩余的功能不到正常人的5%,最终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其实,慢性肾脏病发展过程中常有一些信号,只是患者没有在意而已。 肾脏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如何早期发现肾病 (1)水肿? 常出现于眼睑、足踝及背臀部。 严重时可伴有胸水、腹水及会阴(阴囊、阴唇)水肿。 水肿位置可随着体位的变化而移动。 水肿发生时均伴有尿少及体重增加。要识别有无水肿,宜每日起床排空大、小便之后,空腹测体重,观察逐日的变化。 (2)高血压? 对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患者,若血压升高,应高度怀疑是否患有肾病。 高血压病人亦应注意检查尿常规。 应鉴别是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还是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害。 (3)少尿或无尿? 成人24小时尿量在1500ml左右, 少于400ml叫少尿,少于100ml叫无尿。 (4)多尿及夜尿? 正常人日夜排尿量有一定规律,日间尿量应多于夜间,其比例为2~3:1,夜尿不应多于750ml。每昼夜尿量超过2500ml称多尿。 (5)尿频? 尿频是指小便次数多,但每次的尿量却很少,尿急是指憋不住尿;尿痛指排尿时尿道口及小腹胀痛,多见于膀胱炎。 (6)血尿? 肉眼血尿:多见于结石、肿瘤等疾病。 镜下血尿:多数为肾小球疾病引起。 可通过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进行鉴别。 (7)尿中泡沫增多? 是尿中出现大量蛋白的表现,此时应尿常规及24h尿蛋白定量检查。 (8)腰痛? 肾绞痛:多见于肾盂结石或输尿管结石。 腰痛伴发烧,肾区有叩痛,尿检中白细胞增多,尿 培养有细菌生长,见于急性肾盂肾炎。 肾小球疾病时多数只有腰部、隐痛、或仅感腰酸。 (9)其他? 如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肢软乏力,面色苍白、贫血等,应考虑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宜及时做血,尿的有关检查。 出现早期肾病的信号及时就诊 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 尿变色,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说明里面可能有红细胞或者白细胞。 尿量过多或过少。 夜尿增多,正常人在60岁以内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 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 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等。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第二天 中医认为肾脏和其他各脏器的关系 肾气亏虚对其他器官的危害 什么是气虚、什么是血虚 气血两虚的危害以及治疗方法 三朝古方(参加茸)的神奇功效 中医理论认为:”肾气足,百病除”肾中之气,又叫元气,是生命的源动力,肾虚则生命力减弱各种疾病会接踵而来。肾生精,精生髓,髓壮骨,髓养脑,大脑又称之为髓海。肾亏则髓空,髓空则骨软,骨软则腰膝酸麻,牙齿脱落,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关节炎颈椎神经痛,甚至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反应迟钝,精力下降,脱发皮皱等早衰现象产生。中医认为肾亏是人体疾病的根源,许多内脏疾病的治疗,都应从补肾入手。 气血两虚的症状与危害 气血充盈 百病不生 气血亏虚 百病之源 气的意义 中医学中的气,指构成人体和维护人体活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人的形质躯体,是以气为最基本物质聚合而成的。所以说“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 气乃生命之源,血乃生命之根,气血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上册英语重点知识归纳.doc VIP
- 地方病防治课件.pptx VIP
- 三级公路(含声环境、生态环境专项评价)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 GB50666-20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ppt VIP
- 2.2-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技术规程.pdf VIP
-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pptx VIP
- 培训资料慢病及地方病防治工作要点.ppt VIP
- DB61_T 5006-2021 人民防空工程标识标准.docx VIP
- GB50118-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docx VIP
- (高清版)B-T 42588-2023 系统与软件工程 功能规模测量 NESMA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