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小红:行走在教学一线科研专家
刘小红,重庆市江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学高级 教师、重庆市名师、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首批学科带头 人、重庆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她致力于“做研究型 的教师”,努力探索教学与科研的结合,长期坚持深入一线 指导学校、教师工作,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历史镜头,弥足珍贵。
2007年5月,她作为江津区教育战线的唯一代表出席了 中共重庆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受到了重庆原市委书记汪洋的 亲切接见。
2010年3月,她在著名质量监测专家侯杰泰教授的指导 下参与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质量监测标准的制定工作,为 我国基础教育监测工作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2010年7月,她在重庆市名师建设工作会上作为唯一的 名师代表以《一腔热血洒杏坛三尺讲台写春秋》为题谈自 己的成长历程和心得感悟,为重庆的名师建设提供了典型的 成功案例。
2011年8月,在重庆市特级教师大会上作为唯一的特级 教师代表做经验交流,畅谈新时期如何做人民满意的特级教 师。
她,就是江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小红。
在坚韧与执着中形成“融古融今、融和融新”的“融 和”教育思想。
1990年,来自山区的刘小红师范毕业后,以综合考核第 一名的成绩择优分配到江津城区八一小学,踌躇满志地踏 上了育人的道路。
揣着“桃李满天下”的斑斓梦想,初为人师的她开始了 “磨剑之旅”。读专著、查资料、钻教材、练板书,从夜幕 降临到星斗阑干,从春月皎皎到秋虫阵阵,她不停地坚持着、 奋斗着。为了更快成长,她拜重庆市教育专家、特级教师—— 四牌坊小学蒋家彬为师。从八一小学到四牌坊小学足有六里 路,她每天一上完课就转身起程,跑步前进,一条马尾在大 街小巷飞奔飘扬。四牌坊小学的上课铃刚响,气喘吁吁的她 已进入课堂,大汗淋漓却又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记录着……
22年来,她把一个个周末、一次次假日变成了繁忙充实 的工作日,夜以继日地沉醉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中,辛 勤地耕耘,执著地坚持,完成了一次次艰难而美丽的蜕变!
1997年,获重庆市思想品德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2000年,获重庆市社会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2001年,获重庆市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2003年,获全国小学语文优质录像课评比一等奖。
四个学科分获重庆、全国赛课的一等奖,这在赛课场上 引起了广泛关注。在重庆市教委组织的特级教师献课活动 中,她连续三年被推选为献课特级教师;受教育部西南基础 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市教科院等机构的邀请,在全国小语会 原常务理事周光璇等的带领下到全国各地上研究课、示范课 80余节(次),每次都深受好评。她的教学风采还在多家电 视台、教育网站上展播。
刘小红实践新课程倡导的大语文教学观,致力于改革教 室小课堂、拓展校园中课堂、开辟社会大课堂的三空间活力 课堂研究,立体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了 “清新自然, 睿智有味”的教学风格。同时,她跳出语文思考教育,把研 究的领域拓展到其他学科,形成了 融古融今、融和融新” 的“融和”教育思想。
她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乐于花别人不愿花的时 间,勤于下别人不愿下的功夫,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 己。”谈起刘小红,江津区教委主任夏昭禄赞不绝口。
以做研究型的教师”为目标,敢为人先,笔耕不辍。
执鞭传道义,援笔做文章。“做研究型的教师”是刘小 红的追求。为此,她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白天,在三尺讲台上,她用教鞭为学生指点江山;夜晚, 她又把所有的精力聚焦书本,钻研教材,撰写论文。“她晚 上长期加班,我半夜起来上厕所,经常看到她房间里的灯都 亮着……”对于女儿的执着,妈妈心疼不已。
由于她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有深入的研究, 中国少儿学习辅导报刊专委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少儿期刊 《小学生作文辅导》特为她开辟了 “名师伴我行”栏目,她 的作文教学创新思想在全国小语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同时,应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中心邀请,她承担了 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教师用书、教案、同步练习等32部 书的编写工作,担任主编或编委,撰写文稿100余万字,供 全国各地数百万师生使用。她撰写的范文、论文、教案等80 余篇分别在《小学德育》、《今日教育》、《小学生作文辅导》 等11种报刊杂志上发表;19篇获重庆市及以上奖励。先后 主持或主研市级以上课题9个,整编成果集30本,约500 万字。
她的科研成果两项分获全国一等奖、优秀奖,7项分获 重庆一、二等奖;2005年11月,在重庆市举行的“全球创 新学习大会”上,她的课题成果受到美国、日本、台湾、香 港等地专家的一致好评。2005年,刘小红被评为重庆市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重庆市十佳科研校 长。
致力培养中青年教师,在更大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