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生,教学回眸二十年.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一隅,寻一见,云卷云舒陌上行 ——执手教育20年冋眸 (2007-12-16 20:19:00)刘云生 刘云生 教育硕士,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名师,“中小学笫三期国家级骨干教师 培训班优秀学员”“四川省巴蜀十佳青年教师” “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获得 者。从教20年来,他主要从事语文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他所主持的课题有25项获国家、 省、市级教育科研成果奖,撰写有《新技术时代的学习与最优化》《笃行与牧思》、《刘云生 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等专著100多万字,主编或参与编辑教育读物68本,在《人民教育》 《中国教育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近年來,他先后在全国各地做学术报告200 多场,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和众多专家的好评。他所倡导的“心根语文”被教育媒体誉为“2006 年最有影响的语文教学流派之一”,成为重庆市“十一五”重点成杲推广课题。所撰写的《激 扬心灵的舞蹈一一儿童作文的本体视点》、《滋育心根:旨归本原的语文教育》等在语文界产 生了广泛的影响。 有一首赞扬树的散文诗这样写道:“一棵树倒下去,手里还攥着风。一株根拔出来,手里还 攥着泥我很庆幸,一踏上教育的阡陌,就紧紧地将“研究”攥在手里。在整整20年的 教育生涯中,无论是在大巴山深处的太兴村小,还是在渝东北的开县县城,抑或到繁华的重 庆都市;无论是当教师,还是当校长,抑或作教育行政干部,我都坚持行走在真实的教育沟 壑上,尽管深一脚,浅一脚,但是探一隅,寻一见的追求始终没有变。也许正是坚持了这样 的追求,在师长、同仁和朋友的指导、支持和关心下,穿越远山微烟,如今回首,那走过的 阡陌竟也开满了别致的小花一一200多篇论文散居各种报刊,20()余万字论著走进书店,20 多项研究成果榜上有名,20多座城市留下了我作报告的身影。 掬一捧爱恋追寻语文 我真正爱上语文不是在小时候,而是在开县师范读中师期间。有一年期末考试,作文题目是 《误会》,刚好前儿天,我遭遇了一场误会:班上的清洁委员见我的床单实在太脏,便拿回 家去洗,而事先乂没来得及给我打招呼,我竟以为床单被人盗走,兴师动众地报了警……在 作文里,我便如此这般地实录进去。没想到,试卷发下来,居然得了满分。这犹如一-把劲火, 一下子点燃了我对语文的热爱,当文学家的梦想如春天山野的小草疯长起來。读书与写作儿 乎占据了我绝大部分课余时间。其间,时有小文章在学生报刊发表或获奖。 然而,屮师毕业后我并没有去完成文学梦,而成了一位大山深处的村小教师,接教二年级的 语文。那是怎样一个班啊? 32个孩子,用课本屮的习题测试,平均分只有11.9分,卷子上 满是鬼画桃符式的涂鸦,至今还记得一个细节:有一道题要求学生给“大”写反义词,其答 案居然千奇百怪,有写“不大”的,有写“少”的,还有将“大”字倒过來写的,真让人哭 笑不得。尽管如此,这并没有泯灭我对语文的爱恋,反而让我多了一层爱恋,不但爱语文, 更爱语文教学,倾屮师所学教育理论知识,设想出种种教学方法,誓让山乡学生学好语文。 但是,现实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一年下来,我教的班级语文成绩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平 均分依然没能及格。更让我至今想来依然羞愧的是,县教研室的教研员来学校听课,我执教 《放风筝》一文,40分钟的课,只教了课文的笫1自然段。这怎么成啊?迷迷糊糊听完教 研员的指点之后,我不禁仰天长问:真正的语文,你在哪里?带着深深的迷茫,我踏上了追 寻语文的旷野。至今想来,约莫走了四步: 一步:兼收并容的采撷。将所有能够接触到的语文教学好经验、好设讣和好实录等都收入囊 中,慢慢咀嚼, 尝试。 农村村小不缺连绵的群山,不缺长流的溪水,也不缺淳朴的民风民俗,但信息之闭塞是不入 其境而难以想象的。为了捕捉优秀语文课的蛛丝马迹,我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不放过任何一 次走进优秀教师课堂的机会去听课,去请教;到镇教办、县教研室、开县师范,以及邻近县 市的书店,借阅或者购买相应的资料,细心阅读,摘要笔录。几年下来,在土木的陋室里居 然摘录了上百万的文字,为此也陪进去了我所有的暑假和大部分的星期口。 在阅读着、咀嚼着的同时,我小心翼翼地将好的做法移植到自己的课堂。邀请同行前來听课 指导,或者用一部老旧的录音机将课堂的每一个声音录下来,回到寝室反复播放,仔细辨别: 这样教学行吗?其间,有成功的自鸣得意,也有失败的顿首捶胸,更有彻夜难眠的思索。那 些tl子,怎么样将优秀教师的好做法集于一身是我思索的主旋律,而思索的密度也是我前所 未有的,思索简直就像一根长长的、没有尽头的线,紧紧将我的整个身心缠绕。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开县举行全县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我执教《可爱的草塘》, 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村小教师能获此殊荣,在开县的确是破天荒的。随后,开县 教研室的王昌桃主任便带着我到开县的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