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健康与胎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覺察呼吸 頭、頸、背部保持垂直,以挻直莊嚴的姿勢,反映內在自主,耐心和覺察的態度 坐在直背的椅子上,雙腳平放在地,背自然垂直 留心空氣進出鼻孔的感覺 注意下腹的變化 不要用任何方法控制呼吸 數息:由一到十,數出息或入息 雖然會不斷分心,但每一次覺察到分心,就可以恭喜自己,又回到當下!重新留意呼吸 覺察呼吸,帶你回到當下 * 心的運動 心的訓練 慈、悲、喜、捨 (四無量心) 慈...憎恨 悲…痛苦 喜…嫉妒 捨…比較 * 全「心」運動 願我…至親…朋友…各界人士…敵人 化瞋為慈,知足常樂 用智化苦,轉危為機 不妒忌,隨喜微笑 不比較,平等放下 * 全「心」運動 慈悲無量 微笑放下 微笑  慈悲 說好話 行方便 慈為與樂  悲為拔苦 慈悲無量  對眾生無求 * 全「心」運動 放下身苦 放下心苦 念隨身心 無我無求 * 做個開心快樂的媽媽 身體健康 (PHYSICAL HEALTH) 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靈性健康 (SPIRITUAL HEALTH) 社交健康 (SOCIAL HEALTH) 環境健康 (ENVIRONMENTAL HEALTH) * 完 * * * * * * * * 禪修 與 情緒治療 妊娠健康 與 胎教 陳家寶醫生 * 禪修、妊娠健康與胎教 禪修與情緒健康 健身健心運動 * 孕婦在誕下新生命時 自己亦獲得重生 Pregnant woman is preparing two births: her baby’s and her own rebirth * 早產 * 「911」的啟示 受911事件影響而患上創傷後壓力疾患 (PTSD)的孕婦,所生下的嬰兒的皮質醇有偏低的現象 * 胎教 音樂胎教 語言胎教 撫摩胎教 飲食胎教 情緒胎教 優境胎教 * 產前健身健心運動 心理教育 每日一事 專注覺察訓練 心的運動 * 香港華裔產婦靈性健康與心理教育之研究: 有關「產前健身健心運動」對妊娠健康和胎兒健康之影響 研究發現: (1) 「產前健身健心運動」對產婦的身體、心理、社會和靈性健康有正面的影響 (2) 參與「產前健身健心運動」孕婦所生的嬰兒臍帶血皮質醇含量比不參與的為高(p0.01) (3) 這些幼兒在六個月時氣質評估顯示容易接受新事物,情緒本質為優質和時常歡笑 →証明「產前健身健心運動」對胎教的重要 * 情緒與健康 心理神經免疫學 (Psychoneuroimmunology) ● 易怒的人死於心臟停止的機率 比溫和的人高出3倍 ● 生活壓力少的人患感冒的機率是27% 壓力大的一群則是47% ● 孤立的男性死亡率 比擁有緊密人際網的男性高出2倍 * 心病還需心藥醫 用正面積極的思想引發正能量 健身健心運動 * 禪修與情緒治療 情緒自覺:正念、正定 情緒轉化:正見、正思 * 禪 「禪那」:即禪定;意譯思維修,靜慮;收攝散心,繫於一境,不令動搖,進而逹到三昧的境界(心意之自主與自由) 止觀:「止」是「心一境性」,「觀」是「妙觀察慧」,;修止(奢摩他)可得定,修觀(毘鉢舍那)可以成慧 * 禪定功用的科學研究 影響生長因子、細胞因子(Moon et al.,2005) 影響神經遞質(腦內啡、 多巴胺、 血清素、 氨基丁酸等)(Solberg et al., 2004) 腦成像技術,例如 f MRI,PET,SPECT 証明通過打坐可以改變大腦結構和功能 (Conlin, 2004; Conner, 2003; Hasenkamp et al., 2012; Kozasa et al., 2012; Luders et al., 2012; Pagnoni Cekic, 2008) * 坐禪對身心的好處 禪修的影響包括生理的反應、 心理治療的效果和積極正面情緒的增長 (Walsh Shapiro, 2006) 醫治慢性病 (Bonadonna, 2003),像高血壓 (Manikonda et al., 2005; Roush, 1997; Schneider et al., 1995; Schneider et al., 2005),冠狀動脈疾病 (例如心臟復康)(Castillo-Richmond, 2000),頭痛、 慢性腰痛、 關節炎、 慢性哮喘 (Manocha et al., 2002),尿失禁、 失眠、 癲癇、 癌症 (Carlson et al., 2003; Meyer Mark, 1995;, Tacon, 2003) 抑鬱和焦慮障礙 (Miller et al., 1995; Teasdal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