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男中音音色的构建和运用_以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为例_.docxVIP

谈男中音音色的构建和运用_以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为例_.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4 193 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9 17:15:30 网络出版地址: /kcms/detail/33.1166.TN1715.288.html ◎艺术硏究◎ ◎艺术硏究◎ ^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谈男中音音色的构建和运用 以著名男中f歌唱家廖昌永为例 易可鑫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安徽安庆246000) 摘要:男中音作为一个英雄的辉煌的男声部,有着自己独 特的音色美。本文首先探讨了歌者音色差异的生理原因,然后 讨论了在技术层面上如何建造一个合理的男中音音色,结合著 名歌唱家賡昌永的演唱实践,文章还着力探讨了几点容易忽视 的声乐概念性技术和艺术化的音色表现,以期对广大的声乐教 师和男中音学习者一些浅薄的启发。 关键词:美声唱法;男中音;音色;廖昌永 在声乐教学的诸要素中,声音的音色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方 面,因为音色涉及到人物性格、情感表达和多样化的表现,更不 用说美的音色是人们接收声乐的前提了。在男中音学生的教学 中,我们首先碰到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构建男中音的音色。本 文以笔者的教学实践,结合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的声 乐艺术,来探讨这一问题,以求教于方家。 首先,我们要探讨的是男中音音色的“ _理元素%每个人 的生理结构不同,加上发声的力度,在发声运动中器官的变化、 配合也各自不同,这就造成了同是男中音,音色也绝无相同。于 是,我们能很清楚地分辨出廖昌永、杨洪基、佟铁鑫、袁崇野、张 海庆的声音。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以下这些因素造成了各自个 性的声音t 声带以及附属喉部结构的不同。受种族、遗传、环境、 身体构造和发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男中音的嗓音条件 自然有差异,或低沉或明亮,或响亮或暗哑。声带和喉部是发声 的源头,同时也是承上启下的枢纽,声带的作用如同二胡的弦钢 琴的琴键,没有声带的良好闭合声音会是棉花状的(下文还要详 述U喉器下面连着胸腔,上面通往头腔,是寻求共鸣的关键一 环,更何况声带的良好运动只有在自然拉开、沉稳向下的喉咙中 才可以实现。 共鸣腔体的不同大家都知道,人体的共鸣腔主要由 低声区和髙声区的腹腔、胸腔、喉腔和口腔,高声区的口咽腔、头 腔、鼻咽腔等组成。共鸣腔对声音的美化作用众所周知,这些共 鸣腔的差异是音色差异的重要原因。? \ 这些生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一个歌者的发展,而且 是终身的。生理因素是我们判断一个男中音是否是“真正的男 中音”的关键之处气我们都能熟知,男中音按照音色的差异大 体上可以细分为抒情男中音和戏剧男中音。前者的声音富于流 畅感,变化轻盈,适合演唱抒情性的作品;后者的声音低沉结实, 有爆发力,是一种有内涵的声音,适合演唱有内心冲突的歌曲。 就廖昌永而言,他的自然音色很醇厚、松弛,是偏于抒情的“髙的 男中音,,〇 下我们要着重探讨如何在技术上构建男中音的音色。 (1)呼吸的对抗。关于呼吸,业界已经说得够多了,这里只 说一说注意的事项。大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吸得过于“饱满”, 以为这样才能保证音乐长句的表达。殊不知太多的气息使得 “呼出”和“吸入”的对抗不能实现。笔者在教学中,常常用“吃 惊”来提示学生。“吃惊”的呼吸有以下好处:吸气很深,横膈膜 周围也充满气息;有通畅的通道,吸时几乎没有声音;对抗力也 天然的形成,使灵巧地控制声音成为可能。 廖昌永在演唱时,很注意呼吸。他的身姿很松弛和挺拔,最 有代表性的是他演唱时的下颂微收,感觉把身体转换为一张良 弓,使气息更有张力。他在现场演唱会上,常常是前后脚分开站 立,重心落在前脚,全身(颈部、肩部等)都很松弛,这是他声音 自然流淌的前提。 他的气息平稳而且绵长,这在业内都是公认的。他的呼吸很沉稳,就像他在教学中所言,在吸气的同时,双肩有向两边拉 伸的感觉。周小燕教授指导廖昌永时有一个“体态语”,一手握 拳向下,另一手用手掌托起,意思是说:呼吸是一种“积极的对 抗”。只有对抗才能产生出流动的声音,相对于男髙音,男中音 的音色在中声区发挥更多,更需注意流畅感。一个不流畅的男 中音,声音是很沉闷发暗的,那就会造成“没有音色”了。 ⑵声带的“轻机能”和良好的闭合。声带的“轻机能”是一 种提法,指的是声带的边缘振动,以区别于我们在说话时或者错 误发声时的以大部分声带振动为主的声音。边缘振动后的声音 音色柔和,易于拓展音域,也容易和气息“搭上劲%良好的声 带闭合非常的重要,有些学习多年的学生更易忽略这个基础《 美好的声音一定是声带在自然状态下的“闭合”才能产生》当 我们常提“关闭”、“髙位置”时,这个基础万万不可忽视。 要重视起音的训练,起音是乐句的开始,它的状态影响着后 续的声音表现。业界把起音分为“硬起音”、“软起音”、“舒起 音也称“缓起音),区分只是声带闭合和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xy_15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