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控制(QC成果).ppt

PH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控制(QC成果).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负责人 地点 时间 3 机座下土质松软 夯实桩机下回填土 确保送桩垂直度合格率达98% 1、打桩时,桩位下土质采用重新回填夯实; 2、对于不能回填夯实的部位,采取桩机下垫20mm厚钢板加固。 现场 7月15日-19日 4 送桩次序不当 一个承台集中送桩 确保桩位偏移量不超过5cm 1、协调现场场地,提供足够的作业面以便进行整体打桩后的送桩; 2、由郝俊生负责监督操作人员集中送桩。 现场 7月16日-20日 5 桩位范围内有障碍物 清除地下障碍物 确保送桩垂直度及保证桩位不发生偏差 1、对每一个承台下进行开挖探测,清除障碍; 2、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机械(破碎炮)凿除。 现场 7月12日-25日 九、 对策实施 为达到预定的活动目标,我们QC小组成员落实责任,根据制定的对策表逐一实施,具体情况如下: 1、呈120度对称施焊 问 题 未进行对称施焊 实施说明 上下节桩调整完后,先采用点焊,再进行对称施焊 实施情况 1、7月13日—7月17日由李志现场监督,上下节桩对齐后,先从桩的三个方向呈120度点焊,点焊完成后,将桩身进行垂直度微调,调整后,由三名工人由三个方向同时进行施焊; 2、7月17日—7月20日,由xx配合检测人员作低应变检测。 实施结果 采用对称施焊作业后,上下桩接头处焊接均匀,低应变检测结果良好。 对策实施1 图一:现场工人采用对称施焊 下表为抽查的20颗桩低应变检测结果: 桩号 结果 桩号 结果 216 一类桩 194 二类桩 185 一类桩 188 一类桩 191 一类桩 203 一类桩 210 一类桩 206 一类桩 223 一类桩 221 一类桩 260 一类桩 240 一类桩 169 一类桩 253 一类桩 175 一类桩 249 一类桩 173 一类桩 257 一类桩 182 一类桩 265 一类桩 2、采用分层施焊 问 题 焊接次序不当 实施说明 上下节桩调整完后,先采用三点对称点焊,再进行分层施焊。 实施情况 1、7月15日—7月25日,由赵文斌、崔庆中监督,控制现场工人选择适当电焊机电流大小,分两层进行焊接,焊完一层后将焊缝处焊渣清理干净,再进行第二层施焊,焊接完成后,将表面药皮清理干净,再在焊接处涂刷防腐沥青漆。 实施结果 采用新的焊接方法施焊后,焊接均匀,无夹渣、漏焊、咬焊现象。 图二:将第一层焊渣清理后,再进行第二层施工 3、夯实桩机下回填土 问 题 桩机下土质松软导致桩机倾斜 实施说明 夯实桩机下回填土,不能夯实部分采用垫钢板加固 实施情况 1、7月15—19日由梁生武负责,对打桩时,桩位下土质采用重新回填夯实; 2、由马瑞斌负责,于7月15日购买20mm厚钢板8块,对于不能回填夯实的部位,采取桩机下垫20mm厚钢板加固。 实施结果 桩机下土质采用三七灰土换填或加钢板垫护,未发生桩机基座下陷。 对策实施3 4、一个承台集中送桩 对策实施4 问 题 送桩次序不当导致桩向一侧倾斜 实施说明 提供足够的作业场地,以保证每一个承台统一集中送桩。 实施情况 1、7月16日—18日期间,刘朋负责联系各有关单位,协调现场场地,提供足够的作业面以便进行整体打桩后的送桩; 2、由郝俊生负责监督操作人员集中送桩。 实施结果 采用集中送桩后,桩身未再发生倾斜现象。 7月18日—7月20日,由xx对对策实施过程中施工的管桩进行垂直度抽查,共计抽查10颗桩,结果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垂直度(mm) 1.5 0.3 0.6 0.8 0.7 0.7 0.2 1.2 0.9 0.5 管桩垂直度检查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上述对策3、4后管桩垂直度全部达标。 制表人:xx 制表日期:7月20日 5、清除地下障碍物,保证送桩垂直度及桩到位情况。 对策实施5 问 题 桩位下有障碍物 实施说明 开挖探沟,块状障碍物、混凝土块清除,既有混凝土建筑破除。 实施情况 1、7月12日—16日由杜子君负责对每一个承台下进行开挖探测,清除障碍; 2、7月14日—23日由范利君负责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机械(破碎炮)凿除。 实施结果 障碍物清除后,桩施工未发生偏移现象。 图三:采用机械对地下混凝土进行凿除 7月23日,由xxx带领测量小组对该施工阶段施工的管桩进行了桩位复核,共计复核8颗桩,偏差值全部小于5cm,下面为复核结果: 序号 160 162 171 204 206 210 186 178 偏差值(mm) 13 10 36 28 7 42 19 31 管桩桩位偏差检查表 制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