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概念及特点。 2、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方法。 学习目标 咏史怀古诗 【涵义解说】 所谓咏史诗,是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有所感慨而创作的诗歌; 所谓怀古诗,则是指因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歌。 咏史怀古诗 内容 情感 技巧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历史遗迹 意象与意境 对“人”的追思仰慕,惋惜同情 对“事”的赞扬、批判 对“遗迹”的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历史兴替的感慨 对比、用典 写景抒情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等 咏史怀古诗 内容 情感 技巧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历史遗迹 对“人”的追思仰慕,惋惜同情 对“事”的赞扬、批判 对“遗迹”的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历史兴替的感慨 对比、用典 写景抒情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等 王昭君 出塞和亲 青冢 同情与赞扬,感伤与怨恨 批判,自伤 对比,典故,怀古自伤 示例1:《咏怀古迹(其三)》 咏史怀古诗 内容 情感 技巧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历史遗迹 对“人”的追思仰慕,惋惜同情 对“事”的赞扬、批判 对“遗迹”的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历史兴替 对比、用典 写景抒情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等 杨贵妃唐玄宗 马嵬兵变 批判统治者 对比、典故、反衬、借古讽今 讽刺 示例:《马嵬》 马嵬驿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小组探究:请从内容、情感、表现手法三个方面赏析这首诗。 【拓展练习·小组探究】 1、内容: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凯旋,六千义士都衣 锦封官。当初满殿的宫女如花似玉,而今只有鹧鸪 飞落在断壁残垣。 2、情感: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最后一句描写今日 冷落凄凉,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表达了作者对 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也表达出对统治者骄奢 淫逸、不理朝政,荒淫误国的讽刺和批判。 3、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用典的手法,通过 对历史深沉的思考,在强烈的对比中表达世事沧桑、 物是人非,历史兴替的感慨。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注:华清宫,始建于唐初,唐玄宗几乎每年都要到此游幸。安史乱后,政局突变,华清宫迅速衰落。 链接高考 1.请概括这两首诗的内容。 2.这两首诗各自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3.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3、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第一首诗是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2、第一首是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是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答:1、第一首:郊原上大雪纷飞,乌云密布,唯独在华清宫里,雪花落下后很快就干了。青翠的树木与碧色屋檐相互掩映,没有人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寒冷。第二首: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结果,兵变作乱,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业设计 1、概括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2、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诗使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