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 针对问题:1.边坡失稳 2.陡坡路堤的失稳 3.地基失稳 第一节 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与方法 1.直线法 当滑动面为基底的单一坡面时按直线滑动面考虑 F=(Q+P)cos?tgφ + cL T=(Q+P)sin ? 稳定系数: K=F/T 2.折线法 当滑动面为基底的多个坡度的折线倾斜面时,可按折线滑动面考虑,将滑动面上土体按折线段划分成若干条块,自上而下分别计算各土体的剩余下滑力,根据最后一块土体的剩余下滑力的正负值确定整个路堤的整体稳定性。 即:剩余下滑力 = 下滑力 - (抗滑力)/K 其中: Tn=(Qn+Pn) sin ?n Nn=(Qn+Pn) cos ?n 请用剩余下滑力方法分析下图所示的折线坡上路堤的抗滑稳定性。已知: 1) 路堤的几何参数如图所示,其中: 2) 土的参数为: , , ; 3) 作用在路堤上的超载 ; 4) 抗滑安全系数 。 计算: 1) 首先求土块①的剩余下滑力; ①的面积:S1=1/2(4+6)×2+1/2×6×6=28 m2 ①的重量:G1=28×18=504 kN/m ①的抗滑力:R1=1/K[(G1+q?b1)cosα1×tg?+c?L1] =1/1.25[544×0.707×0.268+10×6.0/0.707] =150.36kN/m ①的下滑力:T1=(G1+q?b1)sinα1=544×0.707 =384.608 kN/m 所以,①的剩余下滑力为:F1=T1-R1=234.25 kN/m 2) F1当作外力,求土块②的剩余下滑力; ②的面积:S2=4×8=32 m2 ②的重量:G2=32×18=576 kN/m ②的抗滑力:R2=1/K[(G2+q?b2+F1×0.707)×tg?+c?L2] =1/1.25[781.61×0.268+10×4.0] =199.58 kN/m ②的下滑力:T2=F1×0.707=234.25×0.707 =165.61kN/m ②的剩余下滑力为:F2=T2-R2=-33.97 kN/m0, 也即①和②可以自平衡,所以令F2为0,不带入下块计算。 3) 求土块③的剩余下滑力; ③的面积:S3=1/2×8×8=32 m2 ③的重量:G3=32×18=576 kN/m ③的抗滑力:R3=1/K[G3×cosα2×tg?+c?L3] =1/1.25[576×0.97×0.268+10×8.0/0.97] =185.8 kN/m ③的下滑力:T3= G3×sinα2=576×0.242 =139.4 kN/m ③的剩余下滑力为:F3=T3-R3=-46.4 kN/m0 4) 因为③的剩余下滑力小于0,折线路堤满足抗滑要求。 第一节 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与方法 第二节 陡坡路堤稳定性 第二节 陡坡路堤稳定性 第二节 陡坡路堤稳定性 第三节 浸水路堤稳定性 第三节 浸水路堤稳定性 第三节 浸水路堤稳定性 * * 一、边坡破坏的机理 1、土体强度破坏 2、受水侵蚀 3、设计施工不当 4、荷载过大 5、地震或其它自然因素 均由剪切破坏引起, 二、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 1.滑动面形状——与土质有关 粘性土——圆柱形、碗形 砂性土及砂土——平面 2.力学求解问题 单一平面问题——静力平衡问题,如图4-1a) 两个破坏面问题——超静定问题,如图4-1b) 多个破坏面问题——多次超静定问题,如图4-1c) a)直线破坏面 b)折线破坏面 C)曲线破坏面 图4-1 边坡的滑动面 二、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 3.假设——使求解静不定问题变为静定问题 滑动土体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