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天过海”房产项目“搁浅”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瞒天过海”房产项目“搁浅”路   12年1月17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治庸问责”行动中落马的市工商局原副局长熊俊,因被查出涉嫌犯滥用职权、受贿、贪污等三项罪名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熊俊受审的原因是一处蹊跷的房地产项目。原本是工商部门“下岗职工再就业便民服务窗口”,竟然摇身一变成为商品房“工商苑”;没有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销售许可证,竟然在国有划拨土地上兴建了一栋12层、建筑面积达4200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并对外销售。这样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却在湖北省武汉市真实地发生了。一栋办公楼何以能变为对外销售的商品房?建设周期那么长,为何监管部门没有及时制止?看似闹剧的事件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内幕?   熊俊,现年53岁。2008年初,熊俊在担任武昌区工商分局局长时,管辖紫阳工商所办公用房重建,熊俊采取置换方式以白沙洲玻璃厂横街29号地块冲抵紫阳工商所建设费用,由企业建商住综合楼。熊俊明知29号地用地性质为国有划拨机关办公用地,却虚报为建“下岗职工再就业便民服务窗口”,违法建设“工商苑”商住综合楼,并擅自对外销售获得卖房款480余万元。   此外,在2008年至2011年期间,熊俊利用职务便利,为其下属晋升、下属子女就业等提供帮助,收受贿赂56万余元;2009年6月,他还虚构采购办公用品贪污公款1.32万元用于家庭装修。   机关算尽,畸形诞生   2007年下半年,武汉市武昌区工商分局紫阳工商所向分局提出解决办公楼破旧、办公用房紧张问题的申请。收到报告后,分局经过研究决定:将所属的29号地块交给企业开发,同时由企业出资重建紫阳工商所办公楼并适当补偿现金。随后,此方案也得到市工商局领导同意。   方案一出,便立刻有人打起了“小算盘”:何不利用这个机会修建商住综合楼从中大捞一笔?此人便是时任武昌区工商分局局长的熊俊。熊俊在当地工商系统也算是一个“能人”——从39岁开始,便先后担任汉南区工商分局局长、黄陂区工商分局局长、武昌区工商分局局长等职,在基层分局“一把手”岗位上任职长达13年。联合建房初步方案确定后,熊俊便在施工队的选择上打起了主意。他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个体户葛某。此前,熊俊与葛某打过两次交道:一次是2007年,熊俊在某温泉不慎将价值2万余元的手表丢失,心痛不已,葛某得知后立刻奉上2万元;另一次是熊俊家里装修,葛某又奉上3万余元。为此,葛某的“豪爽”让熊俊印象颇深。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葛某这一次拒绝了熊俊抛来的“橄榄枝”,表示放弃该项目——他向武昌区国土规划等部门咨询过,29号地块性质是行政机关团体用地,只能用于修建机关办公楼等,修建商住综合楼面临两个难题:一是规划手续不能批,二是建成商住综合楼的土地证和房产证也无法过户。葛某认为,这个项目没有任何可行性,操作风险极大。   尽管如此,仍有人把这次联合建房视作天赐良机。他就是武昌区工商分局原副主任科员张文华。张文华在工作中认识的沈某曾将一块国有改制的工业用地建成商品房,后以“二手房”名义销售,补交罚款后办理了相关手续。张文华从中领悟到:这是一条绝好的生财之道。因为如果要以正规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必须经过“招、拍、挂”方式且价高者得之,而沈某的操作方式显然大大降低了“拿地”的成本。   这次得知分局拟找企业联合建房的消息后,张文华敏锐地意识到:机会来了,可以依照沈某的“经验”如法炮制。张文华立即找到新洲老乡汪华平。在巨大的利润面前,汪华平心动了,欣然答应与张文华合作。鉴于张文华系武昌区工商分局工作人员,二人约定对外的一切事宜由汪华平出面,背后的事情由张文华和熊俊协商。张文华后又找到熊俊,称自己的老乡汪华平愿意承接该项目。熊俊当即表态让汪华平带着建筑公司的资质过来面谈。几天之后,汪华平以新洲八建集团公司项目经理身份出面商洽联合建房事宜,并与熊俊商定,由该公司负责建设紫阳工商所办公楼,再支付一定补偿款,将该分局所属29号地块价值作冲抵,在该地块新建商住综合楼后所有权归企业所有。   当熊俊与汪华平达成初步意见后,熊俊提议召开分局局长办公会,研究解决紫阳工商所办公楼建设方案。会上,副局长陈某明确提出在划拨土地上新建商住综合楼不符合政策要求,但熊俊未采纳该建议,并拍板决定了此前与张文华、汪华平商议的办公楼建设方案。而另一个不可忽略的细节是,就在会前,区工商分局有关人员在与汪华平商谈联合开发事宜时,要求他除为紫阳工商所新建办公楼外,还应补偿分局100万元。双方就补偿问题发生了分歧。熊俊却私下向张文华透底:补偿金不低于50万元即可。最终,局长办公会通过这一方案。   偷梁换柱,闹剧揭幕   熊俊如此鼎力相助,自然不是毫无来由——就在武昌区工商分局与汪华平洽谈联合建房期间,张文华告知熊俊,实际上是他与汪华平共同投资该项目,他已经与汪华平商量好了,等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