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高填方引道常见病害与防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桥头高填方引道常见病害与防治 1 概述 高填方路基在日常的养护中,常出现路面沉陷,边坡流失等病害,特别是对于桥头引道的高填方路段,在桥梁主体结构与路基的交接处,跳车形象几乎是遍及每座桥头高填方的大中桥,这给日常的养护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虽经多方处治,仍无法彻底根除病害,各级养护部门对此深感头痛。本人多年来在工程养护部门工作,所养路段桥头高填方的桥梁较多,对桥头引道的病害深有体会。下面就浅析高填方桥头引道的常见病害种类,同时结合近期处理新建工程的桥头引道问题简单分析其病害的成因及防治方法: 2. 常见病害种类 2.1 跳车 这一形象较为普遍,就揭阳市区而言,南河大桥、新北河大桥、老北河大桥、仙河大桥、榕华大桥和西关桥等,跳车极为严重。例如榕华大桥,小轿车经过时底盘稍不注意就触及桥面,其他的几个桥头每逢运料车经过,砂石撒路成片,虽经常养护,定期修复仍无法根除,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也给正常养护工作造成较大的压力。 2.2 防护边坡塌陷及拥包 一些桥梁建成未得通车即产生塌方,工 程返工既造成经济重大损失,也影响工期。一些桥梁建成后,桥头引道多次维修仍是小手难捂大洞,补东边破西边,损坏循环,周而复始,既影响美观,又影响桥台结构安全。 2.3 伸缩缝损坏 由于桥头沉降,车辆经过时车轮对桥头第一道伸缩缝造成直接撞击,车身自重加上车速对伸缩缝的冲击力很大,特别是重车经过时,伸缩缝的加强带极易松动损坏,进而损坏伸缩缝,甚至影响桥梁的其他结构安全。 3. 病害原因 3.1 基础沉降 由于桥头所处位置是河岸边,通常其地基为冲积淤泥层,属于软土地基,一些较早前建成的桥梁,由于技术或其他原因,通常未作软基技术处理,高填方所产生的路基自重较大,基础承载力不够造成路基不断下沉,最终沉降时间无法确定,造成桥头年年养护维修,却年年跳车形象照常存在。 3.2 填料流失 由于软土地基沉降损坏防护工程,特别是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危害更大,加上原来桥梁在建设时施工未能尽善等原因,台背填料和锥坡填料自然流失,特别是雨季期间,受水流的长期冲刷,发生防护工程损坏的桥头填料流失极为严重,台背和锥坡填料流失造成桥头搭板下被淘空,在车载作用自然破坏下沉,锥坡防护塌陷,极部受填料及水压力作用损坏突起便形成拥包。 3.3 交通量影响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各线路的交通量增长速度极快,特别是重车的与日递增使较早前建设的桥梁技术标准不够,引道路基路面较易引起疲劳损坏。另据我们在日常的公路养护及管理中发现,目前路上行驶的载货汽车,超载超限运输几乎在 90 %以上。根据 1958年美国各洲公路工作者协会对各种轴载对桥梁结构及路面结构的破坏情况研究成果表明:超载超限运输车辆对桥梁路面结构的损害尤为严重(具体详见该书,本文不再重复叙述)。 4. 防治 针对桥头引道常见病害的种类和分析其病害原因,下面就从建设施工过程、日常养护和公路管理几个方面浅谈其预防与处治的一些方法: 4.1 施工注意问题 为防止出现以上分析的病害,最好是从根本上消灭病害隐患,才能最终杜绝病害。所以工程在建设施工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其技术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常见病害成因和结合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我认为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应做好以下几个问题: 4.1.1 软土地基技术处理 提前做好软土地基技术处理。防止完工后过大沉降。常用的软基技术处理有:土工布,塑料排水板桩挤密砂桩、砂土换填、填砂预压以及添加凝胶剂等方法。由于桥头填方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高填方。所以通常采用打塑料排水板(或砂桩)和填方预压、反压护道相结合的综合技术进行软基处理。打塑料排水板桩(或砂桩)有利于软基排水固结,增强地基自身承载力。塑料排水板桩的设置深度视软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的高低而定,通常情况下排水板需到达软层底部,平面布置采用梅花形均匀布桩,桩距(以 10 cm宽的塑料排水板桩为例)一般为1.2 m ~2.0 m,为保证板桩质量,施工前应对塑料排水板进行抗拉强度和渗透性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用挤密砂桩进行软基处理能起到改善土质、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加速排水固结作用。挤密砂桩所用的材料必须是洁净的中粗砂,其渗透系数必须≥ 5× 10 cm/s,砂桩平面按梅花形均匀布置,桩身长度与加固土层厚度及加固要求有关,一般桩径为 20 ~ 30 cm,桩的间距约为桩径的3.5倍,桩群面积占松散软土加固面积的 20 %左右,通常采用冲击和振动水冲法进行施工,使桩和原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加固目的。 4.1.2 路基填筑 路基通常以填砂为主,由于桥头填方较高,且目前桥台大多数是桩基柱式桥台,所以桥头引道及桥台后一般情况下均设石砌护坡。为保证边坡稳定,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