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成果应用 工程现状概况: 该活性炭原位稳定技术应用于无锡市南长区金星街道金星社区翠园浜,总长230米,宽9米。现场可见沿河设有截污槽,河道黑臭严重,河面不时泛出黑色淤泥状污物,淤积深近2米。近骂蠡港河段堆积情况严重,水生植物疯长,基本阻断了与骂蠡港水体的连通。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要求,对主要排污口进行拦截处理,按置高约4m的围隔栏,拦出一段长约100m,宽4m的试验地。 工程实施前后水质比较 现场施工照片 翠园浜施工前水质情况 翠园浜施工后水质情况 与工程实施前相比,该河水透明度显著提高,平均达到0.68m,提高了0.28m。其它各项水质指标也均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其中悬浮物平均值下降了63.16%,高锰酸盐指数下降68.39%,总磷下降81.06%,氨氮下降86.90%,总氮下降82.42%。此外,在工程实施期间各项指标都有两次平稳期,两次降解期。总体看来,各项水质指标监测值显著下降,还主要得益于本工程的实施。 目录 一、研究对象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四、研究成果应用 五、结论与展望 结论与展望 结论: 针对水体本身的特性,研究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底泥污染物的释放规律,并根据研究结果以活性炭为原位稳定控制材料对水体中受污染底泥进行原位再释放控制的实验室与野外现场研究。通过静态与动态释放实验,对比得出,在缓流动水体条件下,既可以起到水质控制效果,还能够改良底泥质地。 展望: 研究中选用活性炭为材料,是物理手段控制污染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实验中得到的一些控制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去进一步验证。 活性炭原位稳定改善水源地水质技术研究及应用——技术报告 目录 一、研究对象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四、研究成果应用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对象 无锡市水源地河湖现状: 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大量污染物质向水体中排放。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经过被水体颗粒物的吸附、絮凝、沉淀以及生物吸收等多种方式最终沉积到底泥中并且逐渐积累。当底泥沉积物上覆水体污染物含量减少或水体受到扰动时,大量的底泥污染物会被释放出来,对水体造成污染。 目录 一、研究对象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四、研究成果应用 五、结论与展望 技术路线 目录 一、研究对象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四、研究成果应用 五、结论与展望 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主要研究内容: (1)水体底泥沉积物污染特性的分析与评估; (2)活性炭对底泥污染物释放规律的控制实验研究; (3)在活性炭原位稳定化示范工程区内建设的两个围,用 筛选出来的活性炭原位处理技术对其中一个做投放处理,与 对照区进行对比分析。 (4)通过对围隔上覆水水质指标监测分析所施加活性炭的稳定控制修复控制效果。 现场取样 现场撒样 实验室水质监测 基本指标的测定: 对取自翠园浜的底泥进行基本指标测定。主要测试指标有:pH、温度、TN、TP、Pb2+、Cd2+、苯酚、三氯甲烷。 活性炭稳定剂的选择: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及前期大量实验研究,选取煤质活性炭(AC)、天然矿物复合材料、煤质活性炭和膨润土(clay)、椰壳活性炭、椰壳活性炭和天然矿物复合材料这五种材料。 主要测试指标: 添加活性炭稳定剂前后,由底泥释放出的TN、TP的浓度。 不同覆盖材料对底泥污染物释放影响 不同覆盖材料下底泥中总磷浓度的变化 不同覆盖材料下底泥中总氮浓度的变化 对于煤质活性炭(AC)、天然矿物复合材料、煤质活性炭和膨润土(clay)、椰壳活性炭、椰壳活性炭和天然矿物复合材料这五种材料,通过测定其对TN、TP的控制情况,可以看出椰壳活性炭和天然矿物复合材料是这五种材料中效果最好的。 活性炭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 自然条件下底泥中TN和TP的释放规律 加入活性炭之后底泥中TP的变化规律 加入活性炭之后底泥中TN的变化规律 活性炭原位稳定控制工艺技术的优化与效果分析 轻微扰动下上覆水体中总磷浓度变化 轻微扰动下上覆水体中总氮的浓度变化 A3、a3同时处于轻微扰动状态时,A3中加入活性炭、a3中未加入活性炭 完全扰动时上覆水体中总磷的浓度变化 完全扰动时上覆水体中总氮的浓度变化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扰动有利于对磷的控制,完全扰动却不利于氮的控制。总体来说,活性炭原位稳定技术对氮、磷的控制,适用于缓流水体。 活性炭的改性及对污染物吸附效果影响 化学官能团作为活性中心支配了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活性炭的原材料主要决定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数量和种类,所以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以改善其吸附性能就有一定的意义。 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改性可以从物理改性和化学方法改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亚龙YL-235A光机电一体化实训.pptx VIP
- 城投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pdf
- T∕CAPC 011-2024 零售药店经营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药品服务规范.pdf VIP
- (NEW)厦门大学金融系《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VIP
- 2025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主题党课PPT课件.pptx VIP
-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16页PPT).pptx VIP
- 医院后勤节能课件.pptx VIP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中级)强化训练题库详解.docx VIP
-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含解析版).pdf VIP
- 高考数学解答题常考公式及答题模板.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