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警.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警 刘玉清 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办公室 2011.9.5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耒越高 WHO评估:中国每年约有5000万人住院,其中至少有250万人是因药物不良反应(ADR)而住院,50万人是严重的ADR,每年约死亡19万人,从而增加医药费40亿。 药品不良反应处理现状和困惑 在以往常见的医疗纠纷(即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外的纠纷),还稍显陌生的ADR纠纷在我国已呈逐渐增多趋势。 如一位患者投诉:因牙痛购买一盒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按说明书仅服用2粒后,第二、三天就出现手红肿、起泡、溃烂、脱皮等症状,医院诊断为固立性药疹,情况严重,需要住院治疗。(患者要求企业负责治疗,企业:药品无质量问题,不应承担这份责任)患者能否得到赔偿、赔偿标准又是怎样? 如果发生在医院,患者投诉又该如何处理和赔偿? ADR等同医疗诉讼吗? 如何减少和预防ADR导致的医疗纠纷? 固定性药疹 第一部分 国外药品不良反应危害事件 含汞药物引起中毒;英格兰、威尔士地区1929~1948年间,死亡585人 氨基比林引起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症;1931~1934年间,仅美国就死亡1981人 磺胺酏剂与肾衰; 1937年服药后致358人中毒,其中107例死于尿毒症。主要是二甘醇(工业用)在体内经氧化代谢成草酸致肾损害所致。 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 长期以来在医药界受到一种观念的控制,一个药只要有独特的疗效,即使偶尔有不良反应发生,仍然被认为是一种好药 60年代初期,德国、加拿大、日本、欧洲、澳洲、南美洲等17国的妊娠妇女用沙立度胺(Thalidomide)即 “反应停”治疗妊娠呕吐。在欧洲等地被大量使用,仅在联邦德国就有近100万人服用过反应停。 但随即而来的是出生婴儿的短肢畸形,全部长骨缺如,如无臂和腿,形同海豹“海豹肢畸形”共10000余例,其中德国6000例,日本1000例。 由于妇女在怀孕时服用了当时被认为安全有效的“反应停” ,这一震惊世界的药疗惨剧,扭转了人们“只重视药物疗效,而忽视其有害反应”的认识。 “反应停事件”没有波及到美国 FDA的评审专家极力反对将反应停引入美国市场,因为在药物临床前的试验中发现:猴子在怀孕的第23到31天内服用反应停会导致胎儿的出生缺陷。最终,FDA没有批准此种药物在美国的临床使用,并要求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临床研究。 美国国会1962年通过法案强化药物管理: 新药在获准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提供ADR和中长期毒性的数据;必须对至少两种怀孕动物进行致畸性试验。 《办法》修改的背景 “反应停事件” 震惊了世界,WHO成立了ADR监测合作计划中心,中国1998年3月参加,成为第68个成员国。 我国ADR报告和监测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齐二药 ” 假药 亮菌甲素注射为假药 “欣弗”严重不良事件 2006年7月27日,在青海西宁市部分患者因 “安徽华源”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出现了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 SFDA高度重视,立即调查,采取紧急控制措施,查封扣押;防止该药品不良事件的蔓延和重复发生。 截止2006年8月6日全国由“欣弗”引发的不良反应81例,涉及10个省份,其中有3例死亡病例报告。 欣弗严重不良事件 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2006年6月至7月生产的欣弗: 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降低灭菌温度(105℃减少到100~104 ℃ ),缩短灭菌时间(30分钟减少到1~4分钟),增加灭菌柜装载量,明显违反了操作规程。 检定结果表明,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 6岁女童疑似“静点”欣弗克林霉素死亡(感冒/静点/20分后高热/昏迷/当晚死亡) 佰易事件 2007年1月12日,在北京医院发现,使用了广东佰易制造的血液制品―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会出现丙肝抗体 药监局、卫生部门检查发现:跨地域采血、“频采”导致疏漏 (每次抽浆14天后才能再次抽浆,14天内多次抽浆即为频采)。抽浆前,并未严格执行对血液病毒检测 SFDA对企业的违法生产行为进行了处罚 但是究竟还有多少这样的企业

文档评论(0)

bsy12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