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湿陷性黄土区桥梁设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湿 陷性黄土区桥梁设计 白骥为 (兰州铁道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在我国,并且大多数地区黄土具有严重湿陷性。通过笔者所参加勘测设计工作的宁 夏固原至王洼铁路工程为示例,由该典型性湿陷性黄土地 区的设计经验,结合该铁路工程勘测设计中的实际应运, 归纳总结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区桥梁设计方面的常用原则 ,以期能为今后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桥梁基础;陷穴处理 中图分类号:U445.559 候区,干旱少雨。但 由于湿陷性黄土地区主要地形 1 湿陷性黄土地区简介 为黄土塬、梁、峁地形且植被覆盖率很差,一旦该区 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在中国中部偏北,即传统 域有降雨发生,将在短时间内形成地面径流,大量的 意义上的中国西北地区。包括太行山以西、秦岭 以 支沟内径流也会在短时间内汇聚,该地区的径流呈 北、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跨山西、陕 骤涨骤歇的特点。该径流一般搬运大量泥沙,对既 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区,面积约 40万 有黄土冲沟的形态改变作用显著。本次所勘测设计 km ,海拔 1500~2000m。黄土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 的固原地区有明显的上述气候与径流特点。通过收 土层,黄土厚度一般在 50~80m之间,最厚达 150— 集到十年前地形图与实际地形对比,发现黄土冲沟 180m。而这些地区大部分黄土具有湿陷性。湿陷 发育非常快,并且下切现象非常明显。 性土层一般厚 10~25m,并且绝大多数具Ⅲ、Ⅳ级非 2.3 地质特点 自重湿陷性。这些地方人烟较为稀少,很多地区为 湿陷性黄土区黄土覆盖层一般较厚 ,不同的湿 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非常落后,为实施国家西部 陷性等级对工程的影响有差别。本次勘测设计的固 大开发的战略及尽早实现各民族大团结,西北黄土 原地区黄土覆盖层 10~25m,湿陷性土层一般具Ⅲ、 高原地区急需开发,从而促进这些地区经济发展。 Ⅳ级非 自重湿陷性,对本线的桥梁下部结构计算影 经济要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交通条件很差,而 响较大。固原地区黄土层厚约70m,故设计时下部 修建道路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湿陷性黄土高原地 结构全部采用桩基础,个别桥梁桩基础全部穿越黄 区复杂的地质和地形地貌带来的困难。 土层,置于泥岩内。 2 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形地貌、气候与 3 湿陷性黄土地区桥梁设计 径流及地质构造特点 3.1 桥梁形式及基础形式的选择 2.1 地形地貌特点 根据现场勘测及调查,几乎所有需要跨越的较 湿陷性黄土地区沟壑纵横,形态复杂,沟槽发育 速度快,它们是河流泥沙的供给地和初期搬运通道。 大黄土冲沟一般呈V形,冲沟两侧岸坎几乎成直立 黄土物质疏松,具垂直节理,易遭受侵蚀。黄土塬、 状态,且边坡处存在大量陷穴及不稳定边坡,冲沟下 梁、峁地形是今天黄土高原基本的地貌类型。而湿 切严重,最大冲沟底至轨底高程约 70m,沟宽约 陷性黄土地区普遍存在的不 良地质现象有,错落,滑 20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