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套课件27.卖木雕的少年.pptVIP

部编人教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套课件27.卖木雕的少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同学们,非洲的木雕卷鼻大耳象见证了中非之间的友谊,映照出一个非洲少年善良、质朴的美好心灵。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 27 课题解读: 木雕是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材料进行雕刻,本文中的木雕指的是“非洲木雕”。 1.学习目标 2.相关资料 3.字词精讲 4.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5.课文解读 6.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 7.课文结构 8.课文主旨 9.课堂拓展 10.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11.当堂检测 12.课后作业布置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构思、名不虚传、一模一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难点) 非洲木雕  非洲木雕是非洲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 非洲人认为人死以后灵魂离开躯体,但仍然 在活着的人中间走动。所以非洲人就想出制 作面具和木雕的方式,为祖先的灵魂找个去 处,避免对活着的后人造成危害。这些作品 大都出自非洲民间艺人之手,那娴熟的刀法,生动的表情刻画,神秘而怪异的造型,使之成为世界各地的人们乐于收藏的艺术品。常见的非洲木雕有面具木雕和动物木雕。由于非洲大多数民族没有文字,所以面具和木雕又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工具,许多非洲的古老神话就是靠木雕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所以这些木雕又被称为“非洲式照片”。 栩栩( )如生    牙齿( ) 半包围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 驮、构、端、掏、馆、饭、堆、模、 付、标、栩、释、豫、憾 尼 卖、售、齿、恳、宾 xǔ chǐ 辨 散 sàn(散场) sǎn(散文) 模 mú(模样) mó(模型) 构思: 遗憾: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琳琅满目: 栩栩如生: 爱不释手: 语无伦次: 清晰可辨: 一模一样: 做文章或制作艺术品时运用心思。 ①遗恨。②不称心;大可惋惜。 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本课指游客很多。 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好像活的一样。 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非常清楚,马上可以分辨出来。 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 诚恳 诚挚 都含有真诚的意思。 “诚恳”侧重表示恳切,着眼于对人的态度; “诚挚”侧重表示真挚,着眼于人的态度和感情。 1.他对待朋友非常诚恳。 2.我诚挚地邀请老师星期天去我家做客。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串珠问题: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2.“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的心理变化? 3.少年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结合背景资料说一说。 4.学完课文你有怎样的感受?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朋友告诉“我”到非洲南部要游览大瀑布、购买木雕工艺品。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写“我”选中了木雕象墩,但因为太重而放弃了购买。 第三部分(第10-15自然段)写非洲少年送给“我”一个小象墩,因为“我们是朋友”。 我捧着象墩(dūn),仔细观赏,爱不释(shì)手。 从“仔细观赏”“爱不释手”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这两个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我”是多么喜欢这个坐凳,为下文写“我”因放弃买木雕而感到遗憾作铺垫。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kěn)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诚恳”说明了什么? “诚恳”既说明了少年迫切希望生意做成的心理,又显示出少年希望游客能带走一个纪念品的愿望。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hàn)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为什么少年和“我”都感到遗憾? 非洲的木雕十分精美和具有特色,少年想让“我”带一个回去,而“我”却没有买,所以他感到遗憾。“我”也为不能带这件喜欢的木雕回国而感到遗憾。 瀑布的响声清晰可辨。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坐着一位少年,晚风吹拂(fú)着他的衣襟。他听到谈话声,来到我们面前,原来是白天卖木雕的那个少年。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瀑布的响声清晰可辨衬托了人的谈话声细小微弱,而少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听到“我们”的谈话,从侧面突出了少年专门等“我”的诚意。 阅读方法解密:衬托手法 概念: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修辞手法叫衬托。 作用: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答题模式:……衬托了……,突出了……。 运用: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3题。 拓展: 想象一下少年当时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yvonneshaoq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