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股权结构、行业管制与收益平滑_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本文利用2003~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考察了上市公司收益平滑的存在性,然后对影响上市公司进行收益平滑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有约87%的公司进行了收益平滑。同时,在对收益平滑的影响因素考察中,股权集中度假说、股权制衡度假说均通过了检验,而行业管制假说没有通过检验。这说明,在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比越低更有可能进行收益平滑。
论文关键词:股权结构,行业管制,收益平滑,影响因素
一、引言
收益平滑(incomesmoothing)是一个广泛存在并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现象。Leuz等人(2003)发现其所研究的31个国家资本市场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收益平滑现象,且欧洲大陆和亚洲国家的收益平滑程度高于英国和美国。由Graham等人(2005)完成的一项重要调查研究表明,在被调查的401位财务总监中,有96.9%表达了对收益平滑的偏好,有78%表示愿意为了收益的平滑性而牺牲企业的一部分经济价值。杨之曙、彭倩(2004)、刘斌等(2005)、黄娟娟、肖珉(2006)、高芳(2007)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资本市场上也存在较为普遍的收益平滑现象。
通常而言,盈余管理由于沦为数字游戏(Levitt,1998)而被投资者所诟病,而收益平滑虽然也是人为操纵的产物,其性质和经济后果却更难判断。一些著名的大公司,例如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思科系统公司(CiscoSystems)等,由于连续多年向资本市场报告平稳增长的盈余数据,使得公司市值不断攀升,为股东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增长。另外一些大公司却因为收益平滑而给投资者造成沉重损失,例如美国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FreddieMac)和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FannieMae),为了追求收益平滑的效果,在2001~2004年间合计调低了近63亿美元的盈余,而在最近被责令重编报表并被处以近4亿美元的罚金(LiRichie,2009)。由上可见,收益平滑现象不仅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是实务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遗憾的是,国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没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借鉴国外关于收益平滑的研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探讨我国资本市场中是否存在收益平滑,如果存在的话,是哪些因素影响企业进行这一行为。
余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研究假说;第四部分是研究设计和样本选择;第五部分是实证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局限性。
二、文献回顾
早在20世纪50年代,Hepworth(1953)就提出了企业可能有意识地平滑其收益的观点。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外特别是美国学术界对于收益平滑的性质、存在性、动机、影响因素、手段、经济后果等各方面的问题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鉴于本文主要研究收益平滑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是否存在以及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进行收益平滑,因此本文的文献回顾主要针对这两部分展开。
(一)收益平滑的存在性
对收益平滑是否存在的检验结果和收益平滑定义的严格程度密切相关。早期的研究显示对于企业收益是否进行了平滑,得出的结论并不明确(Gordonet.al,1966;CopelandLicastro,1968)。后来,一大批研究结果验证了收益平滑的存在。其中Copeland和Licastro(1968)将研究时间延长到8年,得出了基本支持平滑假说的结论。Imhoff(1977)通过分析公司销售收入的波动和净利润的波动的相关关系,以发现收益平滑化的存在性,同时检验企业管理当局是否使用了销售收入作为平滑变量。他发现产生现金流变动的平滑行为几乎无一例外地影响了销售收入的波动。Eckel(1981)认为,平滑收益的公司的总销售额的变化系数的变化应大于的收入变化系数。他对1951~1970年的62个企业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与只有两家公司(3%)将收入平滑,相对于其它提供了收益平滑证据的研究结果,缺乏平滑行为。
Belkaoui和Picur(1984)利用分类平滑的方法,从42个行业中,选出了171个研究样本企业,其中114个是处于核心部分的企业,57个是处于边缘部分的企业。他们将样本公司营业收入的变化量和经常性收益的变动量与费用的变化量进行比较,来判断样本公司是否有收益平滑行为。他们的调查结果表明,与处于核心部门的企业相比,处于边缘部分的企业表现出更大程度的平滑行为。然而,Albrecht和Richardson(1990)通过对512家公司从1974~1985年的数据进行收益平滑检验,没有找到支持核心和边缘部分的公司存在不同的平滑行为的证据。
刘斌等(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国开《形势与政策》形考大作业答案:如何理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应如何加强作风建设?.doc VIP
- 机电工程备品备件方案(3篇).docx VIP
- 集装箱多式联运复习试题含答案.doc
- 3.5.2医院感染相关监测(达C档).doc VIP
- 初中英语2024届中考词法复习名词专项练习(真题版)(附参考答案) .pdf VIP
- 大作业:如何理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应如何加强作风建设?.docx VIP
- 【7A版】超能分期“商户贷”操作指引.docx VIP
- 数智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内核与边界.docx VIP
- 2025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政治试卷及答案.pdf
- 理解性默写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