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金陵大报恩寺塔形体的古意特色与传承.docVIP

论明代金陵大报恩寺塔形体的古意特色与传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明代金陵大报恩寺塔形体的古意特色与传承 2012年1月 第1期 南京晓庄学院 JOURNALOFNANJINGXIAOZHUANGUNIVERSITY Jan.2012 No.1 论明代金陵大报恩寺塔形体的古意特色与传承 陈平平 (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南京210017) 摘要:明代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形体的古意特色主要体现在准大内式和高壮坚丽,度越 前代等方面,塔和塔基的尺度都可能寓含着一定的历史意义.继承和发扬金陵大报恩寺塔原有 的特色,将有助于重建后的琉璃塔成为二十一世纪南京的精品文化工程,从而延续和彰显古都南京 的明文化,佛文化和报恩文化. 关键词:明代;金陵大报恩寺塔;大内式;高壮坚丽;传承 中图分类号:B9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902(2012)叭一ol14—08 一 ,明代金陵大报恩寺塔形体的 古意特色 明代永乐一洪熙一宣德时期建造的金陵大报恩 寺琉璃塔,是南京明清时期的地理标志性建筑和着 名景观.清咸丰六年(1856)毁于兵火后,一百五十 多年来仍被后人称誉,并图恢复.2002年南京市政 府专题研究了大报恩寺塔项目,同意在原地进行重 建.此后,曾有过是在原地,还是易地重建的争议. 在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后,2010年原奉安于宋代地 宫中鎏金七宝阿育王塔里的佛祖顶骨舍利,感应舍 利,诸佛舍利等盛世重光,南京市政府遂正式宣布在 原地重建.重建工作需要明确思路,还原琉璃塔原 有特色,已成为各界的共识.然而对南京重建之金 陵大报恩寺塔,应具有什么样的特色,学界看法 不一. 当前,在我国各地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历史文化与宗教项目也纷纷出台.在此过程中,忽 略历史上的实际情况,无中生有,追求高大,洋化,现 代商业化,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中华民族历史文 化的优良传统和古老的地方特色,面临着淡化乃至 被取消的危险.在金陵大报恩寺及琉璃塔遗址园区 重建的某些方案中,上述情况也有所存在.例如曾 试图将琉璃塔提升至108米,各部分按比例放大,北 移至秦淮河边;1_2层设置20米高的千手观音巨 收稿日期:2011—11—14 作者简介:陈平平,南京晓庄学院生物学教授. 一 114一 像;塔内设18层;塔内设电梯,卫生间,沙发,布置今 人字画;将宋代地宫,佛祖顶骨等奉安殿,琉璃塔分 离,形成三足鼎立的建筑格局,等等,这些方案都忽 略了原塔大报恩的主旨和佛祖舍利塔的基本属 性等. 重建大报恩寺塔,要尊重它在历史上的实际,要 还原特色,不可忽略它形体的古意特色.那么大报 恩寺塔的古意特色是什么呢?明葛寅亮《金陵梵刹 志》聚宝山报恩寺条述及:永乐十年,敕工部重 建梵宇,皆准大内式¨;永乐二十二年《御制大报 恩寺左碑》称:重造浮图,高壮坚丽,度越前代. 其言虽简,含意却深,值得研究. 二,明代金陵大报恩寺塔形体古意特色的 外在表现,内涵寓意 (一)关于大内式 继《金陵梵刹志》后,清姚鼐《嘉庆江宁府 志》3j,近代吴祥翰《金陵胜迹志》等均称其为准大 内式l4J.明陈沂《报恩寺琉璃浮图记》说:国朝永 乐初大建之,准宫阙规制名大报恩寺;清陈开虞 《康熙江宁府志》卷三十一称:永乐十年,敕大建 之,梵宇悉准宫阙6;清施闫章《书报恩寺浮图事》 说:永乐初,准宫阙规制改建.大内,旧指皇 宫.准大内式,即准予按照大明皇朝紫禁城宫阙规 制建造.这是大报恩寺塔的重要特色. 南京的明故宫,清代毁于兵火,今仅存遗址.北 京的明故宫于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十八年 (1420)建成.旧称紫禁城,为帝王之家,今犹存. 现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 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优秀最独特的经典 作品之一,历史文化和美学艺术价值极高,为世界珍 贵的文化遗产.其占地72万平米,南北长961米, 东西宽753米,周围有10多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 的护城河,建筑面积l5万平米,房屋9900多问.建 筑布署有外朝,内廷之分,规模弘大,气势磅礴;中轴 布局,左右对称,建筑形式多样,建筑物雄伟高大,富 丽堂皇,红墙黄琉璃瓦,大屋顶大屋檐,楼台亭阁雕 梁画栋,有龙凤饰物,高贵豪华_8].准宫阙规制,即 是按最高规格建造大报恩寺塔,也由于此,琉璃塔方 显得高壮坚丽,度越前代. (二)关于高 《金陵梵刹志》说:(寺塔)直插霄汉L9J.之 所以如此描述是由于有以下的事实: 1.塔为重楼阁式 楼阁式塔是中国古代楼阁建筑与外来佛教之塔 相融合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在建筑物中最为高大.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神佛居住在仙山琼阁.佛教 传人中国后,选择建筑高大的重楼阁式塔,可以使人 们在仰望时产生高大神秘的感觉而心生敬仰.金陵 大报恩寺塔采用了重楼阁式,用以供奉佛舍利,佛 像,佛经等,供人瞻仰.除作为地理性标志建筑和景 观外,还具有供人登高与眺望使心胸开阔的功

文档评论(0)

guocuilv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