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第35卷第2期l西南民族大学?自然学版
l
MarJoumaofSou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NaturaScienceEdition.2009l
?
l
文章编号:1003—2843(2009)02-0309-10
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李清寒
(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抗茵,抗病毒,抗结核茵及抗疟疾等生物活性,特别是它显着的抗茵,
抗病毒和抗肿瘤等.活I}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在医药和农药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
文对最近有关缩氨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缩氨基硫脲;药物化学;生物活性
中图分类号:O621-3文献标识码:A
缩氨基硫脲及衍生物由于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而备受人们的重视….在1950年,Hamre/J~幺且l首次发现缩氨基
硫脲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活性后,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便成了药物化学的—个研究热点.在后来的
研究中,发现缩氨基硫脲化合物不但具有抗病毒活性,还具有抗菌,抗肿瘤,抗麻风病,抗结核和抗疟疾等多种
生物活性[3,41.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因含有N,s等杂原子和C=N基团很容易与多种金属离--r--N成稳定的配合物,且
形成配合物后生物活性明显得到增强,特别是具有更好的抗癌和抗HIV活性,酬.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缩氨基硫
脲化合物中,含有完整的NNH(CS)N4H.结构是缩氨基硫脲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的基本活性单元,而缩氨基硫
脲中N(1)上醛酮的不同结构及N(4)上不同结构的活性基团,对其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强弱将
产生极大的影响.近年来,广大科研工作者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合成了多种结构的缩氨基硫脲化合物,并进
行了体外的生物活性评价.本文就有关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1芳香环类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
1.1单苯芳烃类缩氨基硫脲化合物
1998年,赵全廿【1等以取代氨基硫脲为原料与水杨醛类化合物经缩合反应,合成了三种新的缩氨基硫脲类
化合物,目标物的收率高达90%.经用琼脂扩散法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其结果表明:当化合物浓度均为500
mg/mL时,la-c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百日咳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大肠杆菌和百日咳杆菌的抑制作用更强.其合成路线如下:
c
OH
.
S
NH_,…sR
2001年,赵全芹.1等又以3,5.二溴水杨醛和取代氨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3,5.二溴水杨醛类缩氨基硫脲化合
物2.化合物2的收率在36~84%之间.用琼脂扩散法对2进行体外抑菌活性实验,先用乙醇溶解后,再加水稀释成
500Ixg/mL的溶液,受试细菌于35.C孵育12-18h):~N,观察抑菌结果.实验发现化合物2a--e对多数菌株有抑制作用,
尤其对白色念珠菌,枯草杆菌,福氏志贺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其合成路线
收稿日期:2008.12.09
作者简介:李清寒(1971-),男,博士,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有机和不对称合成研究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青年重点项目o.08NQZ002).
3lO西南民族大学?自然科学版第35卷
如下所示:
Br
Br
OHS
ll
+H,NNHCNHR————?-.
CHO.Br
Br
OH
S
Il
CH=NNHCNHR
2a.C
2a:R-CH3.2b:Rp-CH~一Ph.2c:Rp-C1?Ph
2003年,柳翠英等以芳香胺和卤代水杨醛为原料,成功合成了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3,化合物3的收率在
70~90%之间.其合成路线如下:
S
RNH2RNH~SH
S
ll
RNHCNHNH2
R
CICH2COONa
OH
CHOR1
S
II
RNHCCH,COONa
OH
S
ll
CHNNHCNHR
3a.c
H2N—NH2H20
3a,3d:Ri5-CI,3b,3e:RI5.Br,3c,3f:RI3,5Br,3a-3c:R.CH2CH2OH,3d-3f.RoCHs-Ph
通过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体外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3a,3c,3d,3耐蜡样芽孢杆菌,藤黄八叠球菌非常敏
感,有很强的抑菌活性,3e~3f~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较为敏感,抑菌作用较强.
1.2联苯类缩氨基硫脲化合物
l998年,毕思玮【l叫等以联苯乙酮和氨基硫脲为原料,成功合成了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化合物4.该化合物经
体外抑菌活性测试,其结果表明:化合物4具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