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立品 童蒙养正——基于儿童立场的国学经典教学思考.docVIP

国学立品 童蒙养正——基于儿童立场的国学经典教学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立品 童蒙养正 ——基于儿童立场的少儿国学教学思考 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非常有幸能和大家共同分享少儿国学教与学的话题。站在这里,我有三分安顿、七分忐忑——之所以安顿,因为一段时间以来在我们翰林小学“华夏根基、国际视野、领袖胸襟、平民情怀”育人总目标指引之下,我基于儿童立场,致力书香之班的打造、少儿国学的普及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之所以忐忑,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国固有之学”,体系之广之大、内涵之丰之深,自认为尚且谈不上“略知一二”。 在这里仅以《国学立品 童蒙养正》为题,从儿童的视角、儿童的深度、儿童的立场谈一谈少儿国学的教学思考。下面,我从“为何学:追寻少儿国学生长点”、“学什么:追寻少儿国学突破点”、“怎么学:追寻少儿国学契合点”三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为何学:追寻少儿国学生长点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说你的面前有一锅滚开的沸水,分别向其中投入生鸡蛋、胡萝卜、干茶叶。生鸡蛋,最开始很鲜亮、很脆弱,内质是流动的,像我们鲜亮的心,但在生活的沸水里熬啊、煮啊,最后煮硬了;胡萝卜,一开始有款有型、鲜亮动人,但在沸水中熬煮,却成了胡萝卜泥,被煮软了;而生茶叶,同样是受尽煎熬,但它恰恰是在这种熬煮中将自己的叶片全都舒展开来、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沸水也因它而变,从无色无味的水改变成了一锅香茶,可以说是彼此的成全…… 三种食物、三种现象、三种人生。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要求社会降低温度,不再沸腾,减少煎熬,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是一个生鸡蛋,是一把干茶叶,还是一个胡萝卜,我们能选择的是自我。在一定意义上讲,亲近国学就是干这个的,就是夯实根基、管好内心、滋养自身。 众所周知,国学经典蕴涵了大量的礼仪风俗、人文智慧、成语典故、伦理道德等中国文化精髓。经典可以开启智慧、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唤醒道德、可以造就完人。0—13岁的少年儿童正处于学习记忆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持续学习国学经典,“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经典智慧便会融入孩子内心,造就孩子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典就会慢慢在孩子身上发酵,使少年儿童内而外的散发出儒雅高贵气质,变得知书达理,心胸宽广,同时个人的学习能力、语言的理解能力、文辞的写作能力都将得到全面的提升。 国学给予孩子们的不是技能学习,是一种悟性开发,培养的是孩子创造性的才思、领袖性的能力、通达性的品格,使他们在和谐的相互交往和学习中互相补充,最终彰显属于他们的儒雅之气、文雅之态、高雅之趣、大雅之志! 二、学什么:追寻少儿国学突破点 国学,即中国人的学问,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我们翰林小学践行“双书叠韵”特色方略。其中一书为经典阅读书目、一书为传统书法艺术——书法艺术全面铺开,教师在“三字日课”中提升、学生于“习字时光”中规范,书法(写字)课堂教学、校本教材、分级考核、训练序列等卓有成效;经典诵读全员投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在翰林小学经典魅力蔓延,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成为“小翰林”的必修、每学期一届的“读书节”成为“小翰林”的舞台、每年一次的“推普周”成为“小翰林”的使命……这些都不断夯实着师生作字的习性、熔铸着师生的国学底蕴。 依托经典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培养孩子的德行和孝道、规范孩子的行为和习惯,指导孩子的学习力、培养孩子的条理性,孩子“安静了、坐得住”,就能明显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理解力,有效促进孩子学习各科知识,全面进步,也就是我们所提到的“童蒙养正”。 三、怎么学:追寻少儿国学契合点 1.以“生活”借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执教《弟子规》“泛爱众”部分,我践行“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以生活化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思维,促发智慧的生成、习惯的养成。 ■《弟子规·泛爱众》教学片断1: 1)有一种读书的本领,就是把“一个字”读成“一句话、一句句话”,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古文字,猜猜看念什么?(爱) 出示: :(欠,一个人张着嘴巴,表示呵气、或喃喃倾诉)(心,同情、疼惜),表示用嘴哈气、用心呵护,疼惜并倾诉。 关于“爱”,《弟子规》中又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 (指读、齐读) 2)我们和爸爸妈妈之间需要爱、和老师同学之间需要爱、和周围的一切人与物需要爱,今天我们走进爱心世界,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爱之链”

文档评论(0)

wtky29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