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第1章 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 1. 24 斜拉桥与拱桥组合 * ( 4) 更大跨径桥梁的发展 到 20 世纪末, 唯有悬索桥跨径能突破千米大关, 进入本世纪, 斜拉桥单孔跨径也进入千米行列。 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在混凝 土、钢材没有得到重大突破前, 单孔跨径难以突破。 相反, 拱桥的 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根据理论推算, 按现有的材料强度, 混凝土拱 桥的极限跨径可达到 500 m, 钢拱桥极限跨径可达到 1 200 m。 随 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 混凝土拱桥跨度可突破 600 m, 甚至更 大。20 世纪末期, 国外就着手 600 m 以上钢筋混凝土拱桥的试设 计, 如 1996 年法国米约高架桥国际方案竞标中, 著名的 Jean Muller 国际顾问工程师公司与 Alian Spielmann 顾问建筑师公司联合提出 主跨 602 m 的混凝土拱桥方案( 图 1. 25) , 该方案以 602 m 混凝土 拱桥一跨跨越宽 700 m、深 250 m 的塔姆( Tam) 河谷, 从而避免高 墩柱复杂的设计与施工。 这个结构雄伟壮观, 桥梁与周围环境相 得益彰。 主拱圈采用等高变宽的混凝土箱形截面, 高度为 8 m, 宽 * 度从拱顶的 8 m 逐渐加宽至拱脚的 18 m。 从工程造价和景观需求 方面考虑, 拱上建筑左右完全对称, 拱上建筑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 续刚构桥道系, 跨径布置为( 87. 5 + 80. 5 + 2× 133. 0 + 80. 5 + 87. 5) m。 日本土木协会 1999 年也组织跨径达 600 m 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可行性研究, 2003 年出版《 600 m 跨径级混凝土长大拱桥的设计与施 工》一书。图 1. 26 为 600 m 钢筋混凝土拱桥立面布置, 矢跨比为 1 / 6, 拱轴线系数为 2. 0。桥道系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 跨径 40 m, 梁高 2. 5 m。 * 图 1. 25 法国米勒大桥 602 m 钢筋 混凝土拱桥方案 * 图 1. 26 日本试设计 600 m 跨钢筋混凝土拱桥方案 * 此外, 国外还开展了 1 000 m 跨径的钢筋混凝土 拱桥的试设 计。 通过对千米级钢筋混凝土拱桥设计及施工的计算, 发现大跨 度混凝土拱桥施工采用悬臂拼装方案时, 斜拉索的索力是一个主 要的问题。 随着跨径的增大, 索力急速增大; 而采用分次合龙方法 又对拱圈强度有很高的要求。 * ( 5) 桥梁美学和景观设计的进一步重视 1) 桥梁美学( Bridge aestheties) 桥梁作为一种建筑, 具有使用和观赏两项功能, 在满足交通功 能的同时, 运用美学原理进行构思, 以满足人们观赏及改变环境景 观的要求。 我国古代桥梁在桥梁美学方面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留 下了宝贵的财富。 如河北赵州桥, 无论在桥梁设计构思还是在艺 术装饰方面都堪称世界之绝。 赵州桥突破了半圆石拱桥的固有形 式, 只采用圆曲线上的一段弧长, 有效降低了矢跨比, 使桥面坡度 大为减少; 同时, 又在主拱圈之上对称布置了四个小拱, 既减轻了 桥梁自重, 又加大了桥梁的泻洪能力, 还增强了桥梁的美感, 使桥 梁的整体形状显得“ 线条柔和, 构造空灵, 既稳重又轻盈, 寓雄伟于 秀逸”。 在桥面两侧的栏杆和望柱上, 分别刻有龙兽状的浮雕、竹 节、蟠龙等造型, 构图古朴大方, 形象矫健飘逸, 工艺精湛, 惟妙惟 肖, 于是获得了“ 如初月出水, 长虹饮涧”的美称。 * 桥梁美学具有以下特性: ① 技术特性。 桥梁美学设计必须符 合桥梁功能和经济要求, 在满足桥梁功能的前提下进行技术与经 济之间的优化, 以此为原则对美学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 如桥梁 的美学比选, 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 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 观尺度的和谐, 桥梁的防腐涂装与城市整体色彩中的联系等。 ② 时代特性。 桥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性, 通过桥梁美学, 体现出桥梁 当代新技术、新发展、新文化和新科技等, 桥梁结构技术的科学特 征及桥梁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桥梁美学成为具有深刻时代烙印 的主导因素。 桥梁美学专家唐寰澄先生在“ 桥梁美的哲学”一书中概况了桥 梁美学所追求的三个统一: 即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感觉和意识的统 一) ,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 以及形式和内容的 统一( 造型和功能的一致) 。 多样和统一, 协调与和谐, 比例、对称 和韵律是桥梁的美学法则。 * 2) 桥梁景观设计( Bridge landscape design) 由于桥梁具有独特和巨大的建筑体量, 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将 其物质、精神和科学技术等因素糅合在一起赋到桥梁建筑之中, 从 而形成桥梁的历史、人文等丰富的景观特性, 其影响也因此远远超 出桥梁本身

文档评论(0)

132****9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