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使语文课堂活起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式教学使语文课堂活起来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笔者在一线教学中尝试了质疑问难,创设意境,观看影 片,情景再现,比较阅读,演讲等探究式教学方法。收到了 很好的效果。探究式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积 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教学成绩,值得尝试。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阅读创新兴趣 分类号:G633. 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 1672-1578 (2013) 07-0068-02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更新观念、 转变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然而,在教学 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很久以来,语文课变得枯燥 无味。事实上,是我们教学的主导思想存在问题。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在做讲台的“霸主”,大量挤占原本属于学生的空 间和时间,课堂上总希望学生接受我们的一切。学生失去了 主动性,当然感觉不到趣味。为了丰富课堂,笔者做了以下 尝试,希望与广大同仁们探讨。 1运用探究式教学质疑问难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 性,要抓住学生的心,教出兴趣,教出味来,还需要教师以 自己本身独特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质疑问难就是一种很好 的方法。例如,笔者在讲《边城》时,设置了 一个问题:如 果你是翠翠或傩送怎么办? 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马上 活跃起来:有的说翠翠会嫁给有碾坊的,经济实力很重要; 有的说两个人会私奔,毕竟婚姻是两个人的事;还有的同意 小说的结局,翠翠会一直等下去。在各抒己见之后,笔者给 学生分析了小说的背景,山村封闭环境的自然美孕育了看清 物质、注重亲情的人性美,因此,翠翠不会看重碾坊,而会 向往纯粹的爱情。又因为封闭落后,湘西的人生具有“人 与自然契合”的一面,但也“充了原始神秘的恐怖”,“野 蛮与优美”交织在一起。这种处于待开发状态的原始自在的 人性,不可避免地有其阴暗的一面。翠翠与傩送的悲剧正好 把这阴暗的一面暴露出来,那就是边民纯朴健康人性下潜藏 着的几千年来民族心灵的痼疾——天命的迷信思想。他们以 为祸患都渊源于冥冥之中的因果报应,对于一些他们无法解 释的祸患,总把它们与人的言行生硬地联系起来,认为人的 言行悖于常理势必惹来祸患,于是由猜疑、误会而产生隔膜, 甚至最终酿成悲剧。正是这一心理痼疾,使顺顺父子不自觉 地充当了悲剧的制造者。什么时候,顺顺特别是傩送本人战 胜了心灵的痼疾,消除了由迷信导致的隔膜,什么时候有情 人才能终成眷属。然而要抹去这人性的阴暗面着实不易,顺 顺特别是傩送本人能否突破这一心理障碍殊难预料,这一切 只能由时间来回答。通过这种深入的探讨,学生明白了小 说的主题。 2创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E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其次 才是学习的指导者。作为伙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他 们认识自己的言语潜质,得以有个性的发展,使语文课堂 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要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 学生的身心在这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去尽情释放,洒脱 驰骋。为此,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2. 1创设意境法 根据教学的内容,围绕课文的话题,营造一个真实具体 可感的意境,能引起大家情感的归依、向往、沉思;使学生 沉静到文本里去,涵泳回味,思考探读。 譬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笔者利用课件出示挥手作 别云彩图,河畔金柳倒影图,青草水底招摇图,揄阴浮藻清 潭图,撑蒿漫溯寻梦图,黄昏夏虫沉默图,招手惜别云彩 片,并配有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切实感受意境美,从而能更好 的理解诗人的情感。 2. 2观看影片 在讲完《鸿门宴》后,组织学生看《楚汉传奇》中相关 部分,学生兴致很高,对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样,《荆 轲刺秦王》《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祝福》《雷 雨》等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辅助教学,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了课堂,又促进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起到事半功 倍的作用。 2. 3情景再现法 如果说以上两种方法是学生被动的接受,那么这就是主 动地创造。在讲完《荆轲刺秦王》后,笔者让学生自编自演 话剧,再现当时的场景,秦王的傲慢自大、惊慌失措,荆轲 的处变不惊、临危不惧都表演得淋漓尽致。在活跃的课堂气 氛中完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 乐园。此方法同样适用于《窦娥冤》《长亭送别》《哈姆雷特》 等篇目的教学。 3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辩证、客观、理性地评价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由于阅 读活动个性化的特征,学生眼中的人物形象理应不同。比如 在研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时,学生提出:“我觉得蔺 相如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他开始已经约好和秦王换,怎么 又把璧送回家,还要别人讲信用。”他刚说完,教室里一片 哗然。笔者先是一愣,继而肯定的他的看法,并要求同学们 思考他的问题。最后得出:(1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