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声波疗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超声波疗法
1、定义 频率高于2k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应用500~5000KHz的超声能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声波疗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类软组织扭挫伤、乳腺炎、瘢痕、组织内硬结、前列腺炎、肾与输尿管结石、各类骨关节病、颈腰椎病、各类脉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便秘、胆囊炎、脑卒中、脊髓损伤、各类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瘙痒症、鼻窦炎、耳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视网膜病变及眼内病变等。
(2)禁忌证:恶性肿瘤局部(高强度聚集超声波治疗肿瘤时除外)、化脓性炎症、活动性结核局部、出血倾向局部、植入心脏起搏器局部、孕妇腹部、儿童骨骺部。
3、设备与用具 超声波治疗仪;辅助设备:包括水槽、水袋、漏斗、声头接管,它们用于特殊治疗;耦合剂:减少声头与皮肤之间的声能损耗。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直接接触法:
1)治疗前准备:患者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均匀涂上接触剂。
2)治疗时操作:接通电源,将声头置于治疗部位。打开超声波治疗仪电源开关,选择输出波形的类型、输出强度和治疗时间。固定法时将声头以适当压力固定于治疗部位,剂量宜小,连续波的中等剂量一般为0.3~0.4W/ cm2,时间3~5分钟;移动法时将声头紧密接触治疗部位做缓慢往返或圆圈移动,声头移动速度以1~2cm/s为宜。连续波的剂量一般为声强0.5~1.0~1.2W/cm2,不得1.5W/cm2。剂量选择脉冲超声波,常用的脉冲通断比为1:5和1:20。治疗时间一般不超过1~15分钟,多选用5~10分钟。
3)治疗结束:将超声输出调回零位,关闭电源。
(2)水下法:
1)治疗前准备:适用于表面凹凸不平、细小和痛觉敏感的部位。
2)治疗时操作:患者将手足等治疗部位与声头放入水中,声头距离皮肤2~4cm。调节时间和剂量,开机。
3)治疗结束:按照与开机相反的顺序关闭仪器,再将声头移开。清洁治疗部位,用75%的酒精消毒声头,置于声头架上。
(3)水囊法:
1)治疗前准备:将水煮沸,冷却后缓慢灌注水袋,不得有气泡。选择体表不平、治疗声头不易接触的部位。
2)治疗时操作:将不含气体的水囊置于治疗部位,水囊与皮肤及声头之间均涂接触剂,剂量与方法参照固定法进行治疗。
3)治疗结束:按照与开机相反的顺序关闭仪器,再将声头移开。
5、注意事项
(1)治疗中:操作者不要用手直接持声头进行治疗,可戴双层手套操作。治疗仪器连续使用时,注意检查声头温度,避免烫伤或损坏仪器。声头不能空载,会导致声头损坏,声头尽可能垂直于治疗部位表面。使用适量耦合剂,适当用力压紧使声头与皮肤表面紧密接触。
(2)水下法:用去气水,检查皮肤上也不得有气泡。
(3)移动法:声头的移动要均匀,使超声能量均匀分布。
(4)固定法:皮下骨突部位治疗时,超声强度宜小。声头不能在骨突部位停留,治疗不能引起疼痛。如治疗局部过热或疼痛,应移动声头或降低强度以免发生烫伤。
(5)眼部超声波:采用水囊法为宜,剂量应严格掌握。
(6)药物透入:避免用腐蚀声头和有刺激的药物,注意药物禁忌、过敏反应等。
二、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1、定义 将药物加入接触剂中,药物经皮肤或粘膜透入体内的治疗方法,又称超声透入疗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与超声波疗法相同。
(2)禁忌证:导入药物过敏者,其余与超声波疗法相同。
3、设备与用具 超声波治疗仪与辅助设备参照超声波疗法。
把药物加入接触剂中(如水剂、乳剂、油膏等)即可,治疗时多采用直接接触法。其强度:固定法一般为0.5W/cm2以下,移动法0.5~1.5W/cm2。治疗时间5~10分钟。
4、操作方法与步骤 参照超声波疗法。
5、注意事项 参照超声波疗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