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4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Lax对.该方法操作简便,其使用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反散射变换可解的方程;而
且借助于Mathematica等工具软件,还可以很好地应用于一系列较复杂的离散链孤
子系统.最近,胡星标等人[t4,ts]发展了该方法,并且给出解的互换定理和非线性
叠加公式.
Wronskian技巧~作为一种求解孤子方程的系统方法一是由Freeman和
Nimmo[16】于1983年提出并建立起来的.该方法关键是适当选择妒,构成Wronskian
行列式w(妒l,妒2, 妒Ⅳ),然后将该行列式代入已得到的孤子方程的双线性形式或双
线性Bgcklund变换中进行验证.能够进行解的直接验证,这恰是Wronskian技巧的优
势所在.Freeman等人应用该方法获得了一系列方程的Wronskian形式的解[16-22l
Bg.ckhmd变换[8,91是瑞典几何学家Backlund于1885年在研究负常曲率曲面时
发现的.它将求解高阶的微分方程转化为求解包含解之间关系的较低阶的微分方程
组.设给定一非线性发展方程
“£=,(t,z.“), (1)
其中,(t.。,u)是自变数t,z,未知函数u与“关于z直到n阶导数的函数,若存在
关系式
9(t,z,“,V)=0, (2)
式中9(£,z,u,”)是t,z.n,V及u,V关于z直到m阶(mn)导数的函数或函数组,使得当“是方程(1)的解时,从(2)所确定的”也是(1)的解,则称(2)是方程(1)的B/icklund变换.这个定义可以推广到位势u为向量,即(1)1为方程组的情形;或在(1)中增加空间变量的数目而引出多变量位势方程的Bcklund变换.研究B/icklund变换的基本问题是:对于给定的非线性发展方程,如何设法导出它的Bgmklund变换(2)以及用简单的形式通过此变换由已知解给出新解”的显式.但该方法涉及到解微分方程组,往往在求多孤子解时会遇到麻烦.1974年,Hirota[23]给出了一种B/icklund变换的双线性导数形式,使得求多孤子解变得简单起来.Backlund变换的双线性导数形式可以从双线性方程直接得到眇.也可从Darboux形式的Bgcklund变换导出㈦.总之,利用各种方法求得的不同形式的BS.cklund变换都是等价的【25126.
当然,精确求解孤子方程的方法远不止于此,并且人们还在不断地发展新的方法.比如最近,曾云波等提出通过约束流来构造Ⅳ孤子解的方法[2r,2s!,韩文庭与李翊神利用将解表示成矩阵形式获得新的类孤子解并讨论解的渐近性质等(29j
1.2本文的主要工作
2004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本文主要应用Hirota方法与Bicklund变换方法求得离散KdV方程的一些新
解.
第二章介绍双线性导数和微分算子e阳n的定义及其性质,并对论文中所用到
的公式进行总结.
第三章简单回顾离散KdV方程与Toda链方程的经典多孤子解,再利用Hirota
方法分别得到它们的新多孤子解,并绘出单孤子解和双孤子解的波形图,进而对新
解的奇性进行分析.
第四章首先修正离散KdV方程的双线性导数形式的Backlund变换,并通过对
修正Backlund变换中的参数K赋予不同的值,得到新的Ⅳ孤子解.利用适当的变
换,指出此孤子解与离散KdV方程经典孤子解是一致的.然后对所得的新的孤子
解的参数取极限,导出另一类新孤子解.
2004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预备知识
2.1双线性导数的定义与性质
双线性导数是由日本数学家Hirota提出并成功的应用于求各种孤子方程的多孤子解,下面我们简要叙述双线性导数的定义与性质.
设,(t,。)与9(t,z)是变数t与。的可微函数,引进微分算子Dt与Dz.使对任意的非负整数m和n成立
D≯口:,.g=(执一哦,)”(魄一吃,)”/(t,。)9∥,。7)j,:啦,:。· (2,1,1)
式(2.1.1)称为函数,与g对t施行r『a次Dt,对z施行竹次D。的双线性导数.这
种导数具有以下性质:
1。函数f(t,z)与自身的奇数次双线性导数为零.就是m+n为奇数时
Dt Dzf·/=O.
(2·l,2)
2。交换函数/(t,。)与g(t,z)的双线性导数的顺序,当导数是偶次时其值不变,
而导数是奇次时要改变符号
Dtrnu。n,·g=(一1)m+-D£mu。ng·,. (2-1·3)
3。函数f(t,z)与数l的双线性导数是通常的导数.就是
D≯D:,t1=卵露,
(21 4)
若指数函数的指数是t与z的线性函数,则称它为线性指数函数.于是有
4c两个线性指数函数的双线性导数等于指数相加的线性指数函数的适当倍
数.就是设
∈,=wit+kjx+岛o’(j=1.2). (2l,5)
则有
DpD呈efl.e如=(ul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