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疥疮蛇串疮热疮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疥疮是由疥虫侵袭皮肤所致。以指缝、手腕、脐周、阴股部等皮肤发生水疱、隧道,夜间痒甚为特征的传染件皮肤病。
11.1 诊断依据
11.1.1 皮损处呈散在分布的淡红色针头至栗米大小丘疹、丘疱疹及疥虫隧道。阴部有时可见褐红色小结节。自觉奇痒,夜间尤甚。
11.1.2 好发于指间、腕、肘窝、腋前缘、乳下、脐周、腹股沟等皱襞部,亦可泛发全身,除儿童外极少发于头面。
11.1.3 有疥疮患者密切接触史。
11.1.4 皮损处可查出疥虫。
11.2 证候分类
11.2.1 风热蕴肌:皮肤水疱少,丘疱疹多,壁厚波少,抓破干痂,瘙痒不已,久则皮肤干糙肥厚,舌红,苔薄,脉浮或滑。
11.2.2 湿热毒聚:皮肤水疱多,丘疱疹泛发,壁薄液多,破流脂水,浸淫湿烂。或脓疱叠起,或起红丝、眷核肿痛。舌红,苔黄腻,脉数滑。。
11.2.3 虫毒结聚:阴茎、阴囊发生孤立的褐红色硬节,时时作痒,久难消散。舌淡,苔白,脉滑。
11.3 疗效评定
11.3.1 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三周以上,未复发者。
11.3.2 好转:治疗结束后,瘙痒明显减轻,皮疹消退60%以上。
11.3. 3 未愈:症状,体征无级解,或皮疹消退不足30%。
12 蛇串疮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蛇串疮是因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所致。以成簇水疮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行,且疼痛剧烈为特征的皮肤病。相当于带状疱疹。
12.1 诊断依据
12.1.1 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12.1.2 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12.1.3 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12.2 证候分类
12.2.1 肝经郁热: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燥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舌苔簿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
12.2.2 脾虚湿蕴:颜色较淡,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12.2.3 气滞血瘀: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12.3 疗效评定
12.3.1 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
12.3.2 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
12.3.3 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热疮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热疮多因内热炽盛所致。以皮肤粘膜交界处发生成群水疱,痒痛相兼为特征。相当于单纯疱疹。
13.1 诊断依据
13.1.1 皮损色徽红,其上簇集丘疱疹、水疱结痂,破后糜烂,自觉痒痛相兼。
13.1.2 常发生于热病后或抵抗力低时。易反复发作。
13.1.3 皮损多好发于口唇、皮肤粘膜交界处,和鼻孔周围、面颊及外生殖器等部位。
13.2 证候分类
13.2.1 肺胃热盛:群集小疱,灼热刺痒。轻度周身不适,心烦郁闷,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13.2.2 阴虚内热:间歇发作,口干唇燥,午后微热。舌红,苔薄,脉细数。
13.3 疗效评定
13.3.1 治愈:皮损全部消退,可遗有淡褐色色素沉着斑。
13.3.2 好转:皮损干燥,结痂,或消退30%以上。
13.3.3 未愈:皮损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