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1 目的 对射线检测作业的工艺作出规程性的规定,以保证射线检测过程符合有关的法规、标准以及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程序文件与管理制度汇编》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容器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射线检测的作业过程。 3 引用标准  JB/T4730.1-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 通用要求 JB/T4730.2-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 射线检测 4 人员资格 4.1 凡射线检测人员应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考核合格,并持有与工作相适应的有效资格证书。 4.2 评片人员应每年做一次视力检查,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要求距离40mm能读出高为0.5㎜、间距为0.5㎜的印刷字母。 4.3 取得不同射线检测资格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检测原始记录应由相应Ⅱ级或Ⅱ级以上资格人员核对,射线检测检测报告须经相应Ⅱ级或Ⅱ级以上资格人员复核并签字后方能生效。 4.4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经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5 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 5.1 检测设备 按本公司《无损检测仪器使用、维护管理规定》执行。 5.2 射线胶片 5.2.1 胶片系统按照GB/T19384.1-2003《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照相胶片 第一部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分为四类,即T1、T2、T3、T4。T1为最高类别,T4为最低类别。 5.2.2 射线检测技术为A级、AB级时,应采用T3及以上类别的胶片,射线检测技术为B级时,应采用T2及以上类别的胶片。 5.3 观片灯 — 95 — XX压力容器制造规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TDZZ03005-2014 标 题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版本号/修改次 2014/0 页 数 共 8 页 第 2 页 5.3.1 观片灯的主要性能应符合JB/T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的有关规定。 5.3.2 观片灯的最大亮度应能满足评片要求。 5.4 黑度计(光学密度计) 5.4.1 黑度计可测的最大黑度不小于4.5,测量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05。 5.4.2 黑度计至少每6个月按标准JB/T4730.2-2005附录B的规定校验一次,并进行记录。 5.5 增感屏 射线检测一般应采用铅增感屏,增感屏厚度为0.03~0.1mm。 5.6 像质计 5.6.1 底片影像质量采用线型像质计测定。线型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7902-19 99的规定。 5.6.2 像质计的材料、材料代号和不同材料的像质计适用的工件材料范围应符合JB/T4730.2-2005的有关规定。 6 表面要求和检测时机 6.1 焊缝在检测前,必须经过外观检查,焊缝表面不规则程度应不妨碍底片上缺陷的辨认,否则应事前加以修整,合格后方能进行射线检测。 6.2 射线检测须按《无损检测控制程序》要求办理委托手续后方可进行检测。 6.3 除非特殊情况,射线检测应在焊接完毕后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后24小时进行射线检测。 7 检测技术和检测工艺 7.1 小管径对接环焊缝双壁双影透照法 7.1.1 分段透照数量 7.1.1.1 对焊缝100%拍片时,要求至少分两次透照,两次间隔90度。 7.1.1.2 对外径小于等于76㎜的钢管对接环焊缝,允许采用椭圆一次成像,但须保证其检出范围不少于周长的90%。透照厚度和检出范围按JB4730附录E计算。 7.1.2 透照距离L1的确定 双壁双影透照的L1选用范围为:600㎜—700㎜。 — 96 — XX压力容器制造规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TDZZ03005-2014 标 题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版本号/修改次 2014/0 页 数 共 8 页 第 3 页 7.1.3 对焦要求 7.1.3.1 椭圆成像 椭圆成像时,胶片暗袋平放,偏心距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必须保证椭圆开口宽度在3㎜—8㎜之间。 7.1.3.2 重叠成像 在椭圆成像不适用时,才能采用此方法。采用此方法透照时,应使胶片弯曲贴合被检焊缝表面,以尽量减小缺陷到胶片的距离。 7.1.4 像质计的选用和摆放 7.1.4.1 外径小于100㎜,大于或等于76㎜的钢管,其焊缝透照应采用专用等径像质计,像质计可放置在胶片侧,但应在像质计的适当位置放置铅字“F”,并在报告中注明。对于不同管子透照厚度应该选用的像质计线号按JB/T4730.2—2005标准规定。 7.1.4.2 外径小于或等于76㎜的钢管,其焊缝透照应采用专用等径像质计。像质计可放置在射线源侧,也可放置在胶片侧。对于不同管子透照厚度所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