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怀远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VIP

安徽省怀远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怀远一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3第一、三单元(实验班含第二单元部分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认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主张的“行不忍人之政”的理论基础是(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性善论 D.性恶论 2.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  ) A.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B.儒学低下的社会地位 C.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 3.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描绘了“有余力以相劳,有余财以相分”;“老而无妻子者有所待 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的理想社会。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老子 C. 墨子 D.韩非子 4.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这种“天人感应”思想主要继承了儒家的哪一思想(  ) A.仁政 B.制天命而用之 C.敬鬼神 D.礼 5.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中已经断绝。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由此可知宋代理学对儒学有所发展的是(  ) A.继承“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 B.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C.回归孔孟之道,使儒学思辨化并形成谱系 D.否定汉代以来的儒学 6. 朱熹曾指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利益)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在这里朱熹主张(  ) A. 天理与人欲不可兼得 B. 仁义与天理是后天养成的 C. 天理与义利相辅相成 D. 一切私利是社会混乱根源 7.“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主张(  ) A.出自《天下郡国利病书》 B.区别王朝政权与国家概念 C.具有了近代“民权”意识 D.被康有为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8. 汉代的经和传已经互相矛盾,经学学者追求用支离破碎的僻义去逃避别人的诘难,而牵强附会,巧为立说;解说五个字的文章,即达到二三万言。材料说明当时(  ) A. 经学学者的研究能力加强 B. 儒学逐渐与社会现实结合 C. 儒学研究陷人零散与烦琐 D. 经学因晦涩受到佛道冲击 9.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这表明理学(  ) A.以弘扬纲常伦理和倡导个性解放为本 B.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 C.融合佛道思想凸显其逻辑性和道徳性 D.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 10、礼源于原始初民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和生活禁忌!夏商时期发展较完备,“礼,履也,所以事神而致福也”;周公“因于殷礼,所损差”,创立周礼,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框架。这反映出(  ) A.礼是民俗的概括和反映 B.王位纷争得到制度性解决 C.宗教性文化向伦理性文化转变 D.社会体系和组织原则的确立 11.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把自己的思想主旨概括为四句口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下对其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为善去恶的根本途径是格物致知 B.认为善恶认识源于人心 C.“致良知”、“知行合一”就是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统一D.主张人性无善无恶 12.古代某学者说:“我今说个□□□□,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该学者和填入材料中“□□□□”里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 A.董仲舒:天人感应????????B.朱熹:格物致知 C.顾炎武:经世致用 D.王阳明:知行合一 13、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是等级秩序思想,但不乏平等思想的主张和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