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可编辑 3、呼吸道管理 由于恶性胸腔积液,使患侧肺膨胀不全,VATS手术中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健肺通气,使术侧肺萎陷,因此为使术后患侧肺尽快膨胀,全麻清醒后即开始鼓励患者自行深呼吸、咳嗽排痰,待生命体征稳定6h后取半卧位,并在止痛的基础上,每2h协助患者坐起,拍背,并雾化吸入每日3次,利于气道湿化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保证胸引管充分引流,及时排出胸腔内积液。每日检查两肺呼吸音,判断肺膨胀、观察患者呼吸困难改善情况。胸腔镜手术由于对组织损伤少,切口小,术后疼痛较轻,多数患者可采用口服药止痛,不需要肌注止痛药。患者积极配合深呼吸,有效咳嗽,使肺膨胀良好,术后3天内呼吸困难得到明显改善。 * * 可编辑 4、关于滑石粉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用滑石粉喷洒作胸膜固定术后,由于机体对滑石粉反应--发热(38.5℃左右),伴轻度胸痛。 若体温在38.5℃以上,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降温期间做好保暖,防止感冒,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术后偶有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 * * 可编辑 预防 预防措施 1.积极防治原发病。胸腔积液为胸部或全身疾患的一部分,因此积极防治原发病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积极参加各种适宜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注意生活调摄。居住地要保持干燥,避免湿邪侵袭,不恣食生冷,不暴饮暴食,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得病后,及时治疗,避风寒,慎起居,怡情志,以臻早日康复。 * * 可编辑 恶性胸腔积液胸腔内注入生物免疫调节剂的护理 1.药物保存及配制:生物制剂,需置4~20℃或阴凉处保存,冷冻及直接光照会降低制品效价,需现配现用。 2.患者心理准备:生物免疫调节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我科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治疗新方法。对于恶性胸腔积液,部分失去治疗信心的患者,必须耐心地解释,使患者消除顾虑;增强其治病的信心;对于急切希望治疗的患者,应向其阐明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发热、胸痛等副作用,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3.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所有患者均先行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置管引流术,将胸水尽量引流干净后,按无菌技术操作,将药液经胸腔置管管注入胸膜腔中,注药后夹管暂停引流12小时~24小时,嘱患者每10分钟~15分钟变换体位一次,持续2小时以上,使药物能与胸膜各部分均匀接触,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呼吸困难等,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 * * 可编辑 4.治疗后药物副反应护理: ①发热:大部分病人一般在注药后2~4小时开始,体温37.6~39.5℃,故注生物免疫调节剂射后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每4h监测体温变化,持续1~3天,低热者不需处理,体温能自行恢复正常,对体温>38.5℃的患者采取降温措施,如冷敷、温水擦浴,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并嘱患者多饮水,同时给予补液。②胸痛: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部疼痛,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是由于脏层和壁层胸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疼痛严重者可给予曲马多肌注等对症治疗。③胃肠道反应,表现为轻微的恶心,上腹部不适,能自行缓解。④全身情况的观察:由于原发病及抽出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大多有低蛋白血症,应鼓励患者尽可能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如鱼汤、鸡蛋等;进食不足者,应给予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白蛋白、脂肪乳等以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 ^_^ Q * * - * k * - * k * Company Logo LOGO 恶性胸腔积液 小讲座 * 可编辑 内容要点 胸廓的解剖 1 胸腔积液的概述 2 胸腔积液的治 疗:(胸腔镜) 3 胸腔镜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4 * * 可编辑 胸廓的解剖 ① ② ③ ④ * * 可编辑 呼吸系统解剖 * * 可编辑 什么是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是指胸膜腔液体产生与吸收的平衡失调产生量超过吸收量使胸腔内液体超过正常它的产生可以是一个被动漏出,也可以是一个主动渗出过程。 * * 可编辑 胸水循环机制: 1. 以往的认识:流体静水压,胶体渗透压-的压力差 2. 新认识:主要由壁层间皮细胞淋巴微孔重吸收 壁层胸膜 胸膜腔 脏层胸膜 静水压+30cm H2O 35cm H2O 胶体渗透压 +34cm H2O 29cm H2O 35-29= 6cm H2O 胸腔内压-5cm H2O 胶体渗透压 +5cm H2O 静水压+24cm H2 29cm H2O 胶体渗透压 +34cm H2O 29cm H2O 29-29=0cm H2O * * 可编辑 病因和发病机制 1. 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漏出液 2. 胸膜通透性增加:渗出液 3. 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4. 壁层胸膜淋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4+Section+A+2a-2e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小学总务处主任述职报告PPT.pptx VIP
- Unit 4 Section A (1a~2e)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pptx VIP
- 世界的地形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1.pptx
- 世界的地形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pptx VIP
- (正式版)DB15∕T 2748-2022 《绿色电力应用评价方法》.docx VIP
- 人教版(2025) 必修第一册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Reading and Thinking课文解析&逐句翻译课件(共1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制造业采购付款制度及流程设计.docx VIP
-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第二版).pptx VIP
- 含硅废渣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新版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文档评论(0)